bim了解,BIM管线综合流程及管综优化原则分享

大家都知道BIM能做碰撞检查、能做净高分析、能做管线综合。目前整体应用来讲比较有价值属管线综合这个BIM应用了。管线综合不单单只是软件的操作,还需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熟悉各项规范、标准。一、管线综合排布原则2.2检查各专业是否有缺少模型的情况,了解各管廊复杂位置;

大家都知道BIM能做碰撞检查、能做净高分析、能做管线综合。目前整体应用来讲比较有价值属管线综合这个BIM应用了。管线综合不单单只是软件的操作,还需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熟悉各项规范、标准。

一、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1、总体原则

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2有压管让无压管;

1.3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6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

1.7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8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

1.9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

1.10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

2、结构专业原则

2.1 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

2.2 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的洞口,不另外表示;

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

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bim了解,BIM管线综合流程及管综优化原则分享,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

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的洞口,不另外表示。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

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

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

3、给排水专业

3.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3.2 给水管线在上bim了解,排水管线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3.3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3.4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2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3.5 喷淋管离吊顶间间距应为管外壁离吊顶间距净空不小于;

3.6 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3.7 桥架在水管的上层或水平布置时要留有足够空间;

3.8 水管与桥架层叠铺设时,要放在桥架下方;

3.9 管线不应该挡门、窗,应避免通过电机盘、配电盘、仪表盘上方;

3.10 管线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应错开位置。若需并列安装,净距不宜小于;

3.11 注意冷凝水排水管均有防结露层厚度为25mm;3.12 排水管道的坡度控制表格:

4、暖通专业

4.1 应保证无压管(空调专业仅冷凝水管)的重力坡度,并尽量避免无压管与其它管道交叉及叠加,以控制层高;

4.2对于管道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的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应≥;

4.3如遇到空间不足的管廊,可与设计师沟通,断面尺寸改小,便于提高标高;

4.4冷凝水应考虑坡度,吊顶的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点决定,冷凝水管从风机盘管至水平干管坡度不小于0.01,冷凝水干管应按排水方向做不小于0.008的下行坡度;

4.5空调冷冻水管、乙二醇管、空调风管、吊顶内的排烟风管均需设置保温,风管法兰宽度一般可按35mm考虑。

5、电气专业

5.1 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宜小于0.3m;

5.2 电缆桥架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以下要求:

5.3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

5.4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

5.5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不小于0.6m;当电缆桥架边沿距离墙、风管等水平物体侧净距不小于0.6m时(局部1米以下的柱子可不受影响),该两组电缆桥架的平行间距可按照不小于0.2m处理。桥架距墙壁或柱边净距≥;

5.6电缆桥架内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0.3m;

5.7电缆桥架多层安装时,控制电缆间不小于0.15m,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25m,当电缆桥架为不小于30°的夹角交叉时,该间距可适当减小0.1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5m,如有屏蔽盖可减少到0.3m,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不小于0.3m;

5.8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

5.9通信桥架距离其他桥架水平间距至少,垂直距离至少,防止其它桥磁场干扰;

5.10桥架上下翻时要放缓坡,桥架与其他管道平行间距≥;

5.11桥架不宜穿楼梯间、空调机房、管井、风井等,遇到后尽量绕行;

5.12强电桥架要靠近配电间的位置安装,如果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上下安装时考证含金量排行榜,优先考虑强电桥架放在上方;

5.13当有高、低压桥架上下安装时,高压桥架应在低压桥架上方布置,且两者距离不小于0.5m;

5.14弱电线槽之间间距不小于10mm;

5.15 弱电线槽与强电桥架之间间距不小于;5.16 如强电采用接地金属线槽,弱电线槽与强电线槽之间间距不小于。

二、如何进行管线综合

1、建模要求

1.1建筑专业建模:要求楼梯间、电梯间、管井、楼梯、配电间、空调机房、泵房、换热站管廊尺寸、天花板高度等定位须准确;

1.2结构专业建模:要求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与定位尺寸须与图纸一致;管廊内梁底标高需要与设计要求一致,如遇到管线穿梁需要设计方给出详细的配筋图,BIM做出管线穿梁的节点;

1.3水专业建模要求:各系统的命名须与图纸保持一致;一些需要增加坡度的水管须按图纸要求建出坡度;系统中的各类阀门须按图纸中的位置加入;有保温层的管线,须建出保温层;

1.4暖通专业建模要求:要求各系统的命名须与图纸一致;影响管线综合的一些设备、末端须按图纸要求建出,例如:风机盘管、风口等;暖通水系统建模要求同水专业建模要求一致;有保温层的管线,须建出保温层;

1.5 电气专业:要求各系统名称须与图纸一致。

2、注意事项

2.1明确吊顶空间内各位置梁底标高及其吊顶高度;

2.2检查各专业是否有缺少模型的情况,了解各管廊复杂位置;

2.3按设计要求定出风管底标高、水管中心标高;

2.4按各专业要求分出各自在吊顶空间内的位置。一般施工情况从上至下为暖通专业、电气专业、水专业;

2.5模型中图纸的路由需要发生改变,请与设计方协调。暖通风专业遇到空间特别紧凑的管廊,但又要保证吊顶高度的情况,需要改变截面尺寸时,应与设计师方面协调。

bim 2020 bim 2020,2020年BIM政策重点宣传了哪些方面?必看【附2020下半年BIM最新政策整理,建议收藏!】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BIM在建筑工业化信息技术应用中占据可谓“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在2020年应接不暇的BIM新政中,我们 有必要了解一下政策力推BIM的着重点在哪,以便从个人职业规划、企业发展角度均做好准备,顺利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下面请看:

2020年BIM政策重点宣传了哪些方面?

一起来看简要:

国内整体上,政策推动以BIM、装配式等智能建造手段,不断在更广、更深角度上 推动BIM渗透进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等各阶段。推动 BIM应用于工程总承包模式、数字化审查、招投标阶段等等…

具体2020年BIM政策还宣传了以下这些方向:

1,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与BIM技术应用

2,推动民用运输机场应用BIM技术,已有相关标准出台

3,推行BIM审查系统应用,有地方已出台BIM审查系统技术标准

4,继续加深BIM与装配式的集成应用,已有地方实施装配式混凝土BIM应用标准

5,印发BIM技术服务计费参考依据

6,指引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工程中对BIM进行相关要求

7,推进BIM技术与水利工程深度融合

8,启动BIM项目管理平台

9,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应用BIM技术,出台有相关标准

小编整理了一份 2020年下半年BIM政策的详情,以供广大BIM从业者了解。跟上政策脚步,掌握BIM高、精、尖,走在时代和高薪的前沿!

01

浙江省住建厅7部门发文:

建立施工图分类审查,积极推广应用BIM技术

在这份意见的第四点我们可以看到:全面应用数字化图纸。在设计、施工、审批、监管、档案管理等各环节全面应用数字化图纸,实现图纸有溯源、行为有记录、责任有落实。

图纸系统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住房城乡建设、人防、气象、消防等部门的相关信息系统实行数据共享,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的图纸依据,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人防、气象、消防等部门不得再要求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等单位提交纸质图纸。

数字化竣工图直接作为工程档案,建设单位可不再提交纸质竣工图。鼓励和支持各类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等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图纸系统数据共享。

探索向公众提供图纸数据服务。在数字化图纸的基础上推进数字化设计、审查体系建设,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建筑信息模型(BIM)、人工智能(AI)等技术。

02

安徽省住建厅印发了关于

《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服务计费参考依据》

部分内容截图如下:

0 3

深圳住建局发布了关于

《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工程BIM实施指引》的通知

0 4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举行了《长三角区域建筑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考证培训机构,全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建筑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建筑业领域交流与合作

采用信息共享、考察学习、干部交流、宣传培训、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bim 2020 bim 2020,2020年BIM政策重点宣传了哪些方面?必看【附2020下半年BIM最新政策整理,建议收藏!】,积极开展勘察设计、施工、工程造价、工程咨询、标准规范等建筑业全领域各层级交流合作。

二是构建建筑业一体化市场体系

逐步消除行政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和机制,逐步取消各地准入门槛,建立准入“负面清单”,改善营商环境。

三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在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筑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基地等的合作,加强以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交流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

四是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和政务服务融合机制

充分利用三省一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建立建筑业发展指标数据、信用体系、市场监管等信息共享交换机制,逐步建立信息数据互通互联的信息化体系。

0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的通知

从通知内容中,表示各地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BIM应用又被提高。

06

四川省发文:推进BIM技术与水利工程深度融合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川办发〔2020〕56号

大力建设数字水利基础设施。推进5G、建筑信息模型(BIM)、3S(遥感、定位、导航)等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水资源管理等深度融合。建设水利大数据资源平台,提升水利管理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统筹提升河长制湖长制、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水资源调度管理等业务应用水平,不断完善水利物联感知体系。〔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07

重庆市住建委:启用重庆市BIM项目管理平台

一、重庆市BIM项目管理平台网址::6010/bim,建议使用谷歌、360等主流浏览器登录该平台。

二、设计阶段模型数据统一通过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进行提交,施工阶段模型数据直接提交到平台。

三、平台自动对模型的信息表达进行形式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模型构件名称、编码、材质等模型构件信息表达的完整性bim 2020,规范性。

08

青岛四部门关于征求《关于推进BIM技术应用的通知》

建设单位应主导工程建设项目BIM应用,组织引导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参建各方在同一平台协同BIM应用,实现建设各阶段BIM应用的标准化信息传递和共享。BIM技术应用的相关费用可以一并计入工程设计费,也可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中单独计列。

09

河南省住建厅发布:《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部分内容截图如下:

1、目录

2、模型要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4856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5月 29日 上午9:07
下一篇 2024年 5月 29日 上午9:1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