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工程师职称专业推荐,2021湖北建筑类中级职称评审选什么专业比较好?

2021湖北建筑类中级职称评审选什么专业比较好?很多人评审中级工程师不知道怎么选择工程师专业,什么专业比较好。所以职称会有一个大类的划分专业,如果你是这专业里的细小分支,也可以选择评审大类专业。建筑企业的资质新办升级必不可少就是中级工程师。2021湖北省建筑类中级职称在哪申报评审呢?

暖通工程师职称专业推荐

2021湖北建筑类中级职称评审选什么专业比较好?

很多人评审中级工程师不知道怎么选择工程师专业,什么专业比较好。湖北的中级职称专业分的还是比较详细比较多的,有时候是挺难进行选择。所以职称会有一个大类的划分专业,如果你是这专业里的细小分支,也可以选择评审大类专业。

中级工程师大类专业:建筑、机电、水利水电、电气、路桥、园林市政、测绘等等,不知道怎么选择就选择大类专业。你们的工作内容被包含在这里面就ok的

这里秋禾火告诉大家,如果你想要拿中级职称进行一个额外收益。这里推荐一个王牌专业: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建筑企业的资质新办升级必不可少就是中级工程师。秋禾火上述说的专业都是很稀缺的。如果想通过中级工程师产生额外收益的话,建议评审上述四个专业哦。

2021湖北省建筑类中级职称在哪申报评审呢?

中级职称申报流程一般都是:条件符合-企业名义上报资料到当地人社局职改办部门-等待审核面审。

当然不同的地方要求不一样。有些地方有一个水平能力测试的要求,有些地方有评审要求。具体要求的话还是要拨打一个当地的人社局电话进行询问

中级职称评审申报地方:武汉、襄阳、随州、黄冈、宜昌、黄石、鄂州、仙桃、咸宁、恩施等等地级市都是可以申报的。具体的看你目前上班的单位哪里。就在单位所在地进行一个正规化申报

一般当地的申报信息在地级市人事考试院官网、地级市人社局官网、武汉人才网等等进行一个查看。具体的可以电话咨询当地人社职改办部门细细询问以下。

2021湖北省职称正常申报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1.学历一定要符合暖通工程师职称专业推荐暖通工程师职称专业推荐,2021湖北建筑类中级职称评审选什么专业比较好?,专科7年,本科5年。(指的是毕业年限)

2.是当地的户籍或者具有当地1年以上的S保

3.从事相关行业的业绩履历等等

4.评审相关专业的论文要发表

5.有的地方需要拥有一个助理工程师证书才能向上评中级工程师

以上是正规申报的最基本要求

如果满足不了上诉条件的话不用担心,秋禾火有特殊通道可以让你拿到中级职称。关于中级职称的一个相关信息都可以咨询秋禾火哟。正规申报准备资料异常繁琐,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自己准备,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因为资料不齐全被打回错过一个评审的最佳时机

关于做好2019年工程系列建设工程高中级、非国有企业高级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昌市城乡建设局、房管局,赣江新区统筹局,省直及中央驻赣有关单位:

根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9年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19〕200号)要求,现就做好2019年全省工程系列建设工程高中级、非国有企业高级职称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

(一)人员范围

1.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在我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建设工程专业工作暖通工程高级职称,关于做好2019年工程系列建设工程高中级、非国有企业高级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符合建设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

2.建设工程中级工程师:在我省省直单位从事建设工程专业工作,符合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

3.非国有企业高级工程师:在我省非国有企业从事相应工程技术工作,符合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专业范围

1.建设工程专业包括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工业和民用建筑、通风及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燃气工程、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电气、土木工程、暖通、城市轨道工程等;

2.非国有企业工程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机电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林业工程、装饰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风景园林工程、给排水工程10个专业。

二、资格条件

(一)申报评审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执行《江西省建设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2011年修订版)》(赣人社发〔2011〕47号),申报评审建设工程中级工程师执行《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江西省建设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赣人发〔2005〕10号),申报评审非国有企业高级工程师执行《江西省非国有企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2011年修订版)》(赣人社发〔2011〕47号)。

(二)大学专科毕业生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及中专毕业生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学历资历条件按《关于2002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有关问题的通知》(赣人发〔2002〕18号)执行。

(三)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工作的若干意见》(赣人社发〔2019〕23号)规定,本科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或大专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3年以上并现仍在企业工作的人才,可不受初级职称“台阶”限制,直接申报中级职称评审。

(四)根据《江西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赣发〔2017〕32号)、《关于加快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赣人社发〔2015〕56号)有关规定,取得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的全日制毕业生、取得中级工职业资格的技工院校全日制毕业生可分别按本科、大专、中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职业资格工种、毕业专业须与申报职称系列专业相对应。

(五)业绩成果、论文等条件可按照《关于深化职称评价改革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赣人社发〔2016〕23号)有关规定执行。

(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并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其中省外来赣人员须按《省外来赣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确认暂行办法》(赣人社发〔2012〕31号)办理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后,方可在我省申报高一级职称。

(七)专业技术人员申请转评,须在现任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合格,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并取得现岗位工作业绩,方可参加同一级别的职称评定暖通工程高级职称,并按新系列标准条件申报职称。转评人员当年度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未经转评的人员,不得跨系列申报高一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资历计算可按转评前后实际资格和聘任时间累计计算。

(八)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资历(资格、聘任时间)、工作年限、业绩(含论文、论著)等终算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时间按年头计算。业绩从取得现资格之年起计算。申报人员所提供的论文论著、科研课题、奖励项目等业绩材料应在业绩起算、终算时间之内。不在起算、终算时间之内的业绩材料不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

三、网上申报

职称申报评审使用“江西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系统”(网址),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查、网上评审,同时报送纸质材料备查。请各地、各单位尽快按照《关于做好2019年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19〕200号)中“申报评审渠道”的具体要求,创建组织机构和申报人员个人账号。

网上申报时间从7月25日起至8月25日止。申报人员按本通知要求和系统规定要求实事求是填报信息,并扫描上传清晰的电子版证明材料。材料类型为JPG、JPEG或PDF格式,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M。因申报个人上传材料不清晰或出现漏报、错报、未放指定位置导致的后果,由申报个人承担。申报材料报至评委会后原则上不再补充材料。

(一)学历佐证材料

1.2002年后取得的学历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上学信网免费申请),并在“学信网验证码”栏目中填入12位数的验证码(验证有效期要在2019年12月31日前有效);

2.根据教育部《关于取消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收费以及调整认证受理范围的公告》,2001年及之前取得的学历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上学信网免费申请);

3.取得国外学历学位的,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取得港澳台地区的学历学位的,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书》;

5.取得党校、中专学历的,提供学籍卡或毕业生登记表等相关材料;

6.2008年以后的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网上毕业证书查询结果;2008年之前的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毕业生登记表或学籍卡。

(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材料

上传现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现专业技术资格是转系列后取得的,还需上传所转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材料

1.事业单位正式人员需上传连续的《事业单位岗位聘用人员备案表》或《工资变动审批表》(聘任时间以表上时间为准);

2.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企业人员需上传单位聘用合同文件或聘书(已划入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人员申报,参照企业人员执行)。

暖通工程高级职称

(四)社保参保缴费证明材料

申报人员无需上传社保参保缴费证明,只需在系统“个人社保参保缴费证明”栏中选择社保参保地,系统将自动关联社保参保。要求申报人员2019年连续半年以上参保,社保缴纳单位与其工作单位一致。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材料

对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先选择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类别,再填写相关的经历内容,并上传相应的佐证材料。

佐证材料:文件、纪要类材料需完整上传;项目科研、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检测、监督、咨询、造价等需上传与本人工作经历、工作职责及工作能力相关的证明材料。

(六)业绩成果-论文论著材料

1.论文论著各限填报5篇(部),内容要与本人申报专业相关,按质量高低填报;

2.论文须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或维普网()上进行检索验证,并将检索到的网页地址复制到系统“检验验证地址”栏目。检索不到或未填检索验证地址的视为无效论文,不作为评审依据;

国际核心期刊论文提供科技情报检索单位(如科技情报所、高等大学图书馆等)提供的SCI、EI论文收录检索报告(加盖检索签证专用章)。

3.论文要分项上传刊物的封面、主办单位页、目录页、正文等,外文须上传中文译文。论著要分项上传封面、版权页、目录(摘录)页、编委会名单页、标有著作字数页。

(七)业绩成果-课题(项目)材料

1.上传的课题(项目)内容要与本人申报专业相关,按质量高低填报;

2.申报人员须提供包括立项、结题(验收、鉴定)等一套完整的原件资料。上传材料含立项批文、结题(验收、鉴定)报告、本人在课题研究中的工作内容、本人排名页。其中本人排名页面须加盖立项单位或鉴定(验收)单位公章或课题负责人书面证明材料。

(八)业绩成果-专利材料

1.上传与本人相关的专利证书,专利内容要与本人申报专业相关,按水平高低排序。

2.专利须在中国知网()“专利”栏进行检索验证,并将检索到的网页地址复制到系统“检验验证地址”栏目。

(九)业绩成果-奖项和荣誉材料

上传与本人相关的获奖和荣誉证书,奖励和荣誉内容要与本人申报专业相关。

(十)业绩成果-其他业绩-技术工作报告材料

申报人员可在业绩材料中,选择性上传本人在现专业技术资格期间主持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的分析报告或技术工作报告(具体表格见附件),上传到“业绩成果-其他业绩-技术工作报告”栏目。此项内容不作硬性要求,只作为对申报人员专业水平评定的参考。对特别优秀的报告,经评审专家认定后可替代1篇论文。

(十一)业绩材料-其它业绩材料

对照资格条件需上传的其它业绩佐证材料,按照资格条件符合性逐条做好排序。

说明:待省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后,学历、资格证书等信息将实行数据共享或数据对比,将不再需要上传电子版材料。

四、审查推荐

(一)用人单位要发挥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择优推荐,其中,事业单位要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推荐,无空缺岗位的按“退二进一”“退三进二”等“多退少补”办法过渡。要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工作的通知》(赣人发〔2003〕35号)要求,坚持“公开、展示、评估、监督”的申报办法,认真做好申报推荐工作。健全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坚持申报数量、申报条件、推荐程序、推荐结果公开公示。

(二)用人单位要对申报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估,严格把好推荐关,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一律不得推荐。要对申报人员在系统中填报的内容和上传材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时效性进行认真审查并做好公示公开、展示工作,弄虚作假的或存在其他违规行为的一律不得报送。

(三)主管部门、人社部门要认真审查申报材料,重点审查申报人员是否符合条件、上传材料是否清晰真实有效齐备规范、上传材料与填报内容是否一致。对不符合申报条件或不符合申报要求的,注明存在问题并及时退回;对弄虚作假或举报核实确有问题的,取消申报资格并列入“黑名单”。主管部门在推荐报送前,还须以适当方式对申报人员信息进行公示。

(四)用人单位、主管部门、人社部门要及时完成网上审查工作,对被退回材料要及时告知申报人员重新填报。省职称办网上受理高级资格截止时间为9月5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上受理中级资格截止时间为9月5日。

五、评审收费

资格审查费和评审费按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收费标准的复函》(赣发改收费字〔2004〕523号)规定的标准收取。费用先由设区市职称办和省直主管单位代收,再转交省职称办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另行通知)。

六、纸质材料受理

网上资格审查通过人员需提交纸质申报材料,纸质申报材料主要为在系统中上传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材料和业绩成果(除论文外)材料的原件,即本文件中“三、网上申报”中的(五)、(七)、(八)、(九)、(十)、(十一)的原件。以上纸质材料应按顺序整理,并列出纸质材料清单。

省直及中央驻赣有关单位人员的纸质申报材料由省直主管部门统一汇总报送;

南昌市、赣江新区、其它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有关单位人员的纸质申报材料请分别交至南昌市城乡建设局、赣江新区统筹局、其它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事工作的部门,由其统一汇总报送。以上单位请安排专人负责纸质材料的受理和报送工作,并于7月31日前将具体经办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报送至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事教育处,纸质材料受理的具体事宜待资格审查结束后另行通知。

联系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人事教育处

陈开梅 陶轶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2117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月 10日 下午3:04
下一篇 2024年 1月 10日 下午3:0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