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二是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在未切实落实安全保障前,不得开展实验活动。坚持专项检查制度,教育部和其他高校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要求高校对各类隐患实行销号式管理,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一经发现立整立改。

人民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郝孟佳、温璐)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加强高校实验安全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高校实验安全是高校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是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的重点,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该负责人表示,高校实验室安全总体形势向好,但短板仍然突出,新的风险还在增加,实验室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为补齐短板,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杜绝实验室安全重特大事故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教育部根据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年度专项检查情况教育部: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系统梳理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深入分析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多次组织相关专家研讨,在征求高校主管部门、高校相关部门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实施《专项行动》。

该负责人称,《专项行动》主要包括九个方面。一是全面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要求高校压实各级安全责任,明确一个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避免以前存在的“九龙治水”“多部门管理等于无人管理”的情况;要求高校行政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和本地区实验室安全相关行业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协同保障实验室安全工作。

二是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要求高校根据本校实验室实际情况,足额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将所必需的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并制定相关政策,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人员保障。

三是完善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体系。要求高校根据本校实验室情况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分级标准。同时,加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实时监控,严格全过程、全周期、可追溯管理。

四是建立健全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要求高校建立健全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机制,增强风险研判和防控,对于涉及各种危险源的科研、教学项目,必须经过风险评估后方可进行。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在未切实落实安全保障前,不得开展实验活动。

五是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要求高校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的培养环节中,针对不同学科、专业明确各级各类学生的培养要求。要求研究生导师将实验室安全教育列入指导内容,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建立实验人员安全准入制度,未取得相应学分或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同时,要求高校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实验室安全培训机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六是提升实验室安全应急能力。要求高校在建立校级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的同时,指导二级单位和实验室建立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并进行定期培训和实施演练。

七是强化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的建筑设施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要求高校在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室等项目开工前,针对实验室一般性要求和特殊要求,加强审核审批,对不符合安全标准不适宜开展实验的,应及时按照标准进行工程改造以保障实验室安全。

八是持续开展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坚持专项检查制度,教育部和其他高校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要求高校对各类隐患实行销号式管理,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一经发现立整立改。

九是加强实验室安全研究与标准建设。提出高校要开展实验室安全相关制度规范以及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形成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教育部将协同相关部门推动出台适合高校实验室的各项标准,指导高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该负责人表示,在贯彻落实《专项行动》方面,一是要求高校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高校梳理近年来重大实验室安全事故,开展警示教育,吸取经验教训。教育部将每年组织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各类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的交流分享,切实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

二是要求高校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根据专项行动内容制定实施方案;要求高校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每年的工作计划,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做好总结分析。对专项行动落实情况不好的高校进行督导,对因违反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等,造成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或责任事件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据了解,各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将纳入学校内部检查、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考评内容,对在实验室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能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个人,在考核评价中予以批评和惩处。高校行政主管部门对专项行动落实情况不好的高校进行督导,对因违反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等,造成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或责任事件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1)

2006年7月1日《安全与健康》2006年第7期

一、引言

加强安全管理 增强安全意识

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相对于成人而言,他们的心态还很不稳定,行为比较大胆莽撞加强安全管理 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安全素质教育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普遍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缺乏对事故风险的辨识和防范能力。因此,在学校“象牙塔”中的学生也难免面对各种危险:或是潜在的,或是明显的;或是因无知造成的,或是由于明知故犯带来的等等。在许多发达国家,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接受有关安全和生存方面的教育。但在国内学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安全知识的教育并没有被放在很次要的位置上。其实,学校对于安全教育重视一些,学生多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学生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

一名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必须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在这期间少数学生因为安全问题的出现,多年的努力和艰辛就可能付之东流,不仅影响和耽误了个人的大好前程,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实在令人感到痛心和惋惜。因此学生必须了解、掌握基本安全防范知识,预防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同时还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做到自觉遵纪守法加强安全管理 增强安全意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比较简单,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安全问题上,表现在防火、防盗、防骗、防滋扰、防旅行意外伤害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识,致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于一些骗局和意外情况,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往往一眼就能识破并应对自如,而一些学生却常常难以应对,或是误入陷阱,或是缺乏临险救助的常识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3851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20日 下午2:10
下一篇 2024年 3月 20日 下午2:1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