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建筑安全管理知识

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即“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及其动力原理”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综合总结,建筑工程项目要搞好安全管理就必须遵循“安全生产、自我管理、人人管理”的原则。形成了建筑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机制

1.建立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

建立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主要有思想保障、明确目标、建立机构、完善模式、管理手段、总结推广经验等几个环节。

(1)思想保障

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首先要解决的是安全思想问题。安全思想包括:各级政府、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及其他相关单位、个人的安全思想几个方面。

(2)明确目标

确定目标是安全管理的指南。建筑安全与健康状况的改善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由于建筑安全管理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设定一个统一的目标,作为共同努力的指南。建筑安全管理目标包括政府安全管理目标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目标两个方面,每个目标又分别包含最高目标和直接目标,各个目标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系统。

(3)建立机构

安全管理的机构是中枢。

(4)完善模式

完善安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是保障。建筑安全管理机构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持续、协调、高效,必须针对不同的机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监督管理。对政府建筑安全管理机构,主要采取监管为主的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则主要采取企业自我管理的内控方法;同时安全管理专业知识,随着第三方认证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采取第三方认证来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

(5)加强管理手段

除了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的保障以外,建筑安全管理机构还通过各种手段来约束、刺激和促进建筑安全与健康的持续改进。

安全管理手段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和文化手段四个方面。

(6)总结推广经验

2.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构成

安全管理模式的构成应包括有:安全管理原则、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建设、教育和培训、应急与救援体系、弘扬安全文化等几部分。

(1)安全管理原则

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即“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及其动力原理”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综合总结,建筑工程项目要搞好安全管理就必须遵循“安全生产、自我管理、人人管理”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按照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标准,确立科学和可实施的安全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模式。

(2)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实保障安全性的一项重要课题。

(3)安全管理机构

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组织机构。

建立专职安全员,由企业派出垂直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利。

(4)教育和培训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和有实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建筑安全管理知识,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并能做到我会安全”

(5)应急救援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指定相应的各类应急救援方案,加强应急培训演练,充实各种应急救援装备,指挥及抢险人员要牢固掌握应急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理程序。

(6)弘扬安全文化

安全管理专业知识

3.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 译为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

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讲课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其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讲课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行为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步骤

调查-定位设计-实施运作

(3)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安全文化坚持的主要原则:零事故原则、危险预知原则、全员参加原则。

给予班组安全管理更大的自主权、着力提高班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班组安全活动制度、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培养和弘扬团队精神

第三节 建筑安全的发展

1.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成效

构建了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体系

形成了以《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基础,强制性条约为框架、地方行业法规为内容的建筑安全法规体系。

现施行的已有3部法律、5部行政法规、4个部门规章及20多个规范性文件,有2部国家标准和12部行业标准。全国各地、各行业还结合本地及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地方法规建设和标准的制定。

形成了建筑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机制

建立并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安管人员(指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任职考核等10余项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强化安全监管

建立了高素质的建筑行业安全监督机构,完善了监督机构工作职责,规范了监督机构工作程序。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

建筑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基本建设规模快速扩大,城乡建筑增长过快,使建筑业现阶段呈现出事故高发、多发态势,这些都给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1)建筑市场不规范,监管不严。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挂靠等现象比较普遍,建筑市场上存在拆分项目过细、工程标价过低、不合理压缩工期等问题。

特别是建筑市场门槛过低,一些低水平、低素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队伍进入建筑市场给建筑安全造成隐患。

(2)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建设规模高速增长,单体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周期延长,安全风险将不断加大。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安全管理的滞后,安全责任不落实,是目前安全管理的重大问题。

(3)施工现场隐患不能彻底整改

施工现场管理不严,隐患整改不彻底,“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对发现的隐患整改不力,对工程分包队伍资质审核不严,违规分包、转包、习惯性违章等现象还大量存在。农民工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4)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许多机械事故是在塔吊安装、拆卸过程中发生的。

(5)忽视职业健康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安全问题上,而忽视职业健康问题,因为减少工伤事故比减少职业病取得的绩效更明显。

城市安全管理.ppt

::;动态性;复杂性;、城市灾害管理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3、城市信息安全管理4、、预防与矫正并重的原则2、法治原则3、科学原则4、统一原则5、以人为本原则6、群防群治原则7、●城市安全管理信息与预警机制●城市安全管理计划与评估机制●城市安全管理指挥机制●城市安全管理咨询机制●城市安全管理行动机制●城市安全管理补偿机制机制一、城市灾害管理概述~是指城市政府为保障城市生产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转,规划和建设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并凭借城市防灾基础设施,依法采取多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威胁城市安全的各种灾害进行预防、控制、抵制,对遭受灾害侵害的地区和居民实施救助、减轻灾害损失、迅速恢复正产生产和生活等活动。第二节城市灾害管理二、城市灾害管理1、城市灾害管理机构一般包括城市民政局、防汛指挥部、水利局、公安局(或消防委员会)、地震办公室、安全生产管理局、人民防空办公室等。城市规划局、建设局、卫生局等进行协助。2、城市灾害管理的内容(1)规划和建设城市防灾基础设施;(2)组织灾害预防、控制和抵制活动;(3)对灾区、灾民实施救助;(4)指导、帮助灾区灾民恢复生产和正常生活;3、城市灾害管理的分类(1)自然灾害管理。洪水灾害管理;主要表现为防汛管理干旱灾害管理;主要表现为抗旱管理近年来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地震灾害管理;抗酷暑灾害管理;台风等其他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的管理;(2)人为灾害管理火灾管理;战争防空管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等)(3)突发灾害事件管理。我国位于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城市城市安全管理.ppt,其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45%。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城市安全管理,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带。由于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新的疾病滋生。近年来城市突发灾害事件突出表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畜禽流行病变对人类的侵害;大规模自然灾害现象;

城市安全管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3989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25日 下午2:15
下一篇 2024年 3月 25日 下午3:0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