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几年,清华大学化学系、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化工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都出现过实验室爆炸事故发生。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因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事件发生爆炸事故,实验室安全防护再一次为科研工作者敲响警钟。
截止今日,关于实验室爆炸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根据网络上一些相关从业者的经验以及事故现场的情况,初步推测可能原因有如下几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
1. 实验室试剂存放不当。事发现场有30桶无标签金属粉末,但是原因并未得到官方的确认,因此有待证实。
从试剂存放角度分析,首先实验人员不应该将大量的易燃物品随意存放在实验室中,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其次是管理上不够严格。
2.实验环境通风不畅考证含金量排行榜,污染物浓度较大。此实验室的科研项目是垃圾渗滤液的污水处理智能试剂安全管理柜,实验室安全防护之室内环境监测,这个污染物废液的氢气、甲烷含量浓度较高,在冬季密闭的实验环境中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事发上午9点30左右,也就是实验员刚做完实验前准备,进行实验操作,此时室内环境温度低,经过整晚的密闭,可燃气体浓度较大。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做环境治理的实验,实验室的内部环境中就应该配备实时监测室内气体浓度并报警室的内环境监测仪器、应有可视报警、声音报警和远程报警警告用户不安全状况,像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人的鼻子是可以闻得到的,但还有些气体是无色无味的,凭人的嗅觉是闻不到的。虽然说目前整个传感器行业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技术在不断进步,产品在不断更新,空气质量传感器市场也是日新月异。目前市场的传感器可检测的气体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氯气、甲烷、丙烷、丁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酒精、氢气、氨气、有机溶剂、溶解氧、制冷剂、氧、及空气污染物。
实验室在初次建设完,在使用过程中,建议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和安全方面的升级工作,以便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经费方面希望在初期建设时规定一个安全防护设备占总投资一个多少的比例智能试剂安全管理柜,每年用于实验室安全防护方面的经费比例。在设备选择方面,优选安全管理先进的设备,要有智能监测、报警功能。像一些防护口罩、手套这些基础防护用品,实验员也不在乎自费购买,毕竟保护自身生命健康,但是像防火柜、防毒柜、安全柜、通风柜等等这些设备,还是科研项目负责人主导配置的。
化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实验室安全事故盘点|警钟长鸣,我们该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近年来,各地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暴露出我国实验室管理存在着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危险物品安全管理不到位、实验人员违规操作、相关部门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
大家好,这里是管家君。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及各网站整理,近些年国内外发生的实验室事故有:
2005-2010
2005年8月8日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实验楼二层的一个实验室在做实验时不慎引燃乙醚引发火灾,造成两人被烧伤。
2006年1月6日位于磨子桥附近的成都科分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大楼发生火灾,继而引发连环爆炸,至少有4间实验室被烧毁。
2009年4月7日19时34分,位于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515发生氨气泄漏。2005年8月8日,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实验楼二层的一个实验室在做实验时不慎引燃乙醚引发火灾,造成两人被烧伤。
2010年6月21日宁波大学重点实验室——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实验室发生大火。
2010年5月25日晚上9点31分,潮王路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在教室做化学实验时,不知何故引发火灾,火势较大考证培训机构,有学生被困。离学校还有100多米时,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焦味,但未见明火。着火的是校园内西侧的化工楼,大量浓烟从楼里冒出来。
2010年6月9日由于做实验时发生差错,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实验室发生爆炸,部分居民家玻璃被震碎,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该次事故由实验室双氧水爆炸产生。
2011-2016
2011年4月14日下午15:45左右,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实验楼B座103化工学院一实验室三名学生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过程中,实验物料意外发生爆炸化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书,3名学生受伤。
2011年10月10日中午12时59分,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实验楼四楼发生火灾。
2011年11月17日凌晨4时许,暨南大学实验楼一楼有机化学室起火,实验室内大量化学用品被点燃,散发大量有毒气体,所幸无人员伤亡。
2012年2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化学楼6楼发生甲醛泄漏,约200名师生疏散。三辆警车和四辆消防车紧急赶往现场。事故中不少学生喉咙痛、流眼泪,感觉不适。
2012年3月6日下午6点左右,位于北四环学院桥东南方向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心实验楼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但烟雾弥漫整个大楼,多名被困楼内的人员从三层窗口二层平台疏散到楼外。
2013年4月30日南京理工大学一平层实验室发生爆炸。爆炸造成一人死亡,三人重伤,房屋倒塌面积达到34平米。
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事故原因为实验相关人员没有意识到氢气有泄漏,在做高温实验时引发了氢气爆炸。
2016年1月10日中午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大厦一间实验室内起火,幸运的是现场无人员伤亡。
2016年9月21日,位于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一名学生受轻微擦伤。
2017-至今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19年2月27日0时42分,南京工业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灾。
2021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化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实验室安全事故盘点|警钟长鸣,我们该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导致该学生当场去世。
2021年7月13日15时17分,南方科技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火灾。其中一位实验人员被烧伤。
事实上以上案例只是不完全统计,但其中的数字仍触目惊心。
人的生命在灾难前如此脆弱,我们更应当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由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回顾入手分析原因,找寻对策。
据相关数据表明,在高校实验室事故中,爆炸与火灾占68%。火灾与爆炸的毁坏力极大,对实验人员的人事安全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对此类事故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实验人员充分认识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害,并警惕以下易燃易爆品:爆炸性药品,液氮,易燃易爆气体,金属钾、钠、白磷,以及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等。
另外在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中发现,事故发生原因98%都是人为引起,其中包括不安全行为(包含不知、不顾、不理、不能、粗心、迟钝、疲劳、失检、情绪等各种内在外在的行为)和不安全环境(工作场所中,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对人所产生之危险因素)。实验室相关人员在实验时应做好充足的人身防护,保证操作规范掌握到位,同时实验室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室安全装置及应急预案,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总结
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提高,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管理水平的提升,这里面包括实验室从上到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执行,最主要是要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是实验室硬件的升级,实验室应该加大对安全设备设施投入的力度,建设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环境安全监测系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