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省住建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进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的通知》。明确:
切实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参建主体,以及质量检测机构等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遵守建筑材料“先检后用”原则,做到“谁使用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把质量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
文件原文:
各市建委(建设局):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0〕85号)精神,深入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行动,确保我省建筑工程质量,现就加强建筑工程进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证,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而且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各地要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建设工程送检规范,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将严肃查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进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的通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措施,坚决防止不合格建筑材料流入建筑工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切实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参建主体,以及质量检测机构等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遵守建筑材料“先检后用”原则,做到“谁使用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把质量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一)建设单位要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质量管控,不得指定按合同约定应由施工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企业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采购建筑材料的,应当保证建筑材料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建设单位应对其采购的建筑材料质量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二)设计单位设计选用建筑材料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外,设计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商、供应商。(三)施工单位应建立并完善建筑材料采购、进场检验和使用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建筑材料使用追溯机制,确保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要求。进场材料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使用前应按规定办理登记、检测、验收和报审手续,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对发现的不合格建筑材料,应立即标识、及时清退,不得使用。严禁“瘦身钢筋”、“违规海砂”等不合格建筑材料用于工程。(四)监理单位应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对进场建筑材料的质量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建设工程送检规范,对建筑材料取样送检进行旁站见证并作好见证记录。见证取样人员应对试样的代表性和取样过程的真实性负责。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考什么证赚钱多,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五)质量检测机构必须严格依据工程技术规范、检测试验标准开展检测, 对其出具的检测数据、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收取检测试样时,应对试样状况、信息、唯一性标识等情况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拒绝收样。
对发现建筑材料不合格的,应及时报告委托单位和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质量管理(一)切实保证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跟踪制度,确保试验室人员、设备、场地及管理体系等持续符合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标准。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和质量控制,建立完善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和原材料使用台账,实现原材料使用的可追溯。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供货合同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质量控制,严格执行预拌混凝土出厂检验制度,确保混凝土产品质量。采购建筑用砂时应当查验砂的来源证明及检测合格证明,交货时应当提供预拌混凝土发货单、出厂合格证以及氯离子检测合格证明。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材料,严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代替使用单位制作混凝土试块。(二)加强预拌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和混凝土结构暴露的环境类别,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并按规定在设计文件明确建筑用砂技术指标。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预拌混凝土进场检验制度,查验预拌混凝土氯离子检测合格证明并检验预拌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
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混凝土试块取样、制作、留置、养护、送检工作,对混凝土试件的真实性、代表性负责。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作业,确保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严禁在泵送和浇筑过程中随意加水,严禁使用不合格预拌混凝土。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对预拌混凝土拌合物进场检验以及试块取样、制作、留置、养护和送检过程进行见证并签认,对施工单位预拌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要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单位实施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四、加大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各地要把加强进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对建筑材料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强化对进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及各方主体履责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信用管理和责任追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一)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日常巡查机制,每年度至少开展一次建筑材料质量专项检查,同时加大对建筑材料抽查抽测频度和力度,确保辖区内在建项目抽查抽测全覆盖。发现不合格建筑材料的,要责令立即清退,并及时向同级市场监管部门抄送相关资料和线索。对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已对工程实体造成损害的,应运用质量追溯机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二)突出监管重点。要重点检查钢筋、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建筑节能、防水卷材等建筑材料的进场验收制度的实施情况。要加强钢筋、混凝土及用砂质量抽查抽测,对墙、柱、梁、板等主要受力部件要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凝土强度抽测,并将抽测结果纳入检查档案。严防“瘦身钢筋”、“违规海砂”、不合格预拌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三)强化责任追究。对未检先用或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作为典型案例予以通报。要强化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市场黑名单制度,与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共治局面。(四)数字赋能监管。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质量责任追溯机制以及缺陷建材产品响应处理、信息共享和部门协同处理机制。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推进建筑材料监管平台建设,提高监管效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年8月13日
来源:浙江省住建厅、工程智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后台留言联系,以便于本平台立即删除该作品。
建筑隐蔽工程验收规范,隐蔽工程验收的61条要点,工程人须知
隐蔽工程一般是指地基、电气管线、供水供热管线等需要覆盖、掩盖的工程。由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后,如果发生质量问题,还需要重新覆盖和掩盖,会造成返工等非常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顺利完成,常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以下总结有关隐蔽工程验收的61条要点,到位!
隐蔽工程验收流程:
(1)隐蔽工程开工前,应由项目部负责对其所用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厂家提供的材质证明、外观检查、抽样试验以及项目部进行的复检报告,检验结果均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隐蔽工序施工应在监理人员、项目总工、专职质检员的监督下进行,重要基础如灌注桩基础必须有设计单位在场,隐蔽工序施工应严格按规程、规范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3)隐蔽工序施工完毕后,必须经施工负责人自检合格后填写施工记录,由班长、质检员、技术员、检查人确认合格后签字,再由现场监理员确认合格后签字。
(4)施工队检验合格后,由施工队施工负责人在《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单》上签字并报项目部检验。
(5)项目部对隐蔽工程进行抽查,并检查施工记录,确认合格后在《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单》上签证,并报监理公司工程监理部检验。
(6)监理公司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抽查,并检查施工记录和材料质量证明资料,确认合格后在《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单》上签证。
隐蔽工程验收内容:
桩基工程:
(1)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记录。
(2)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
(3)预制桩接桩,灌注桩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及混凝土灌注。
(4)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若桩顶标高与施工现场场地标高相同时,应在桩基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
基础工程:
(1)轴线:施工单位填报施工测量报验单(报验申请单),附施工测量放线复核单。
(2)挖土(包括设计标高、暗浜、地质、基槽宽度、长度、放坡、坡度):施工单位填报地基验槽记录。
(3)垫层(包括标高、长度、厚度、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
(4)底板钢筋(包括品种、规格、数量、搭接长度、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数量位置)。
(5)混凝土(包括断面尺寸,标高,是否有蜂窝、麻面、露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灌令、混凝土级配单。
(6)基础墙(包括标高、大放脚尺寸、砌筑砂浆强度):砂浆级配单。
(7)防潮层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
(8)架空板安装(包括楼板型号、下底板的离缝、搁置长度、硬找平、软坐灰;架空板锚固筋数量、规格、长度)。
主体工程:
(1)轴线及放样(每一层)。
(2)柱、梁、楼梯、板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焊接情况、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预埋件等,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3)雨篷、阳台、空调板等悬臂部位钢筋(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4)混凝土(包括表面质量、强度等级、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5)墙体砌筑(包括柱与墙拉结筋数量、规格及设置情况),砂浆级配单。
(6)屋顶水箱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巡视旁站记录。
(7)女儿墙压顶钢筋(包括数量、规格)。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1)抹灰工程: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2)门窗工程:预埋件和锚固件;隐蔽部位的防腐、填嵌处理。
(3)吊顶工程: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预埋件或拉结筋;吊杆安装;龙骨安装;填充材料设置。
(4)轻质隔墙工程: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预埋件或拉结筋、龙骨安装、填充材料的设置。
(5)饰面板(砖)工程:预埋件(后置埋件)、连接节点、防水层。
(6)幕墙工程:预埋件(或后置埋件)、构件的连接节点、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幕墙防雷装置;幕墙防火构造。
(7)细部工程:预埋件(或后置埋件)、护栏与预埋件的连接节点。
(8)楼地面工程:各构造层均须作隐蔽工程验收;变形缝的处理。
屋面工程:
(1)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
(2)密封防水处理部位。
(3)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细部做法。
(4)卷材、涂膜防水层的搭接宽度和附加层。
(5)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的隔离层。
电路工程:
(1)所用的各种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强弱电管间距是否在以上。
(2)线管是否固定以及线管连接是否牢固 。
(3)所有线路在穿线管内,不得有接头和纽结,如有则须更换 。
(4)电视电缆是否存在接头,若有则应检查是否在接头处使用分配器 。
(5)暗盒是否安装方正,是否在要求的高度 。
(6)施工人员是否在敷设线管的部位做出标。记,暗盒位置、线管走向及线接头位置是否合理。
水路工程:
(1)检查水管走向是否合理,各出水口的位置是否与卫生洁具的接口对应,是否存在过多的转角和接头。
(2)检查软管是否有死弯,连接距离是否大于1m(软管的连接距离应尽可能地短一些)。
(3)检查所有连接处是否发生渗漏。
(4)检查软管处是否安装截门(防止水管开裂后无法更换)。
(5)下水的检查就是采取排水的办法。
(6)所有接头、阀门与管道连接处是否连接严密,没有渗漏现象。
(7)水管安装不得靠近电源,水管与燃气管的间距应不小于。
防水工程:
(1)在房间里蓄水,水面最低处不能低于20mm,注意做好水面的高度标记,48h后观察水面高度是否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须到楼下相同位置检查房间的天花板是否出现渗水现象。
(2)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现象,即可认为防水工程验收合格;反之学什么技能好,如发现上述现象,即可认为防水工程不合格,必须整体重做,重新进行验收。
(3)对轻质墙体防水工程的验收,应采用淋水试验,使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墙面自上而下不间断喷淋3min,4h后观察墙体的另一侧是否会出现渗透现象,如果无渗透现象出现即可认为墙面防水施工验收合格。
隐蔽工程验收注意要点:
地基与基础:
(1)在地基加固处理前,基坑、基槽开挖平整后,应对其土质和承载力进行检查验收。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根据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结构图,以及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土质和承载力是否达到要求。
(2)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的内容包括无支护土方、有支护土方、地基及基础处理、桩基、地下防水、混凝土基础、砌体基础、劲钢(管)混凝土、钢结构等。基础浇筑前,应邀请质量监督机构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在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对地基加固处理以后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3)基础工程的验收。在基槽回填土以前,对基础工程的质量、构造、尺寸偏差等进行检查验收。
主体结构:
(1)钢筋等工程在验收时,应确保在混凝土前,在覆盖屋面保护层、地下室基槽回填土、外墙板勾缝前,对钢筋骨架、管线、部件、预埋件等的数量、尺寸偏差、构造要求、保护层厚度进行验收。
(2)砌块砌筑施工前,结构工程经有关单位验收合格。正式砌筑前,应首先在标准层砌筑样板间,包括构造柱、窗台压顶、过梁等,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完成;待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同时确保对施工人员已经完成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施工工序流程和质量验收标准。
建筑装饰工程 :
(1)墙面裂缝和楼板外观是业主收楼时关注的重点,必须认真对待。一般重点检查承重墙与楼板是否有受力裂缝;墙面的颜色是否有严重色差。
(2)门窗表面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安装后整个墙面的装饰效果。门窗的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裂痕、是否有变形和窗户橡胶的安装检查。
(3) 地面外观检查,首先须在2m以外的地方,对光目测地面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色差与刮痕,查看砖面是否有异常污染,如水泥、油漆等,然后用眼看和手摸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裂缝以及破损。
建筑屋面:
(1)防水卷起高度不小于25cm,管根部做附加层防水,防水收头采用金属箍建筑隐蔽工程验收规范,且上口打密封胶。
(2)上人屋面管道高度应不小于1.8m。烟风帽盖板按2%找坡。
机电工程:
(1)给排水工程验收时,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建筑隐蔽工程验收规范,隐蔽工程验收的61条要点,工程人须知,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所有材料进场时对品种、规格、外观进行验收,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主要器具和设备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2)检查弱电箱,看线路分线是否明确,各功能模块比较是否清晰。铺设电路时,弱电与强电、弱电与弱电之间如果水平间距过小,很容易造成日后信号互相干扰。验收的时候注意检查线管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3)防雷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桩基础的焊接、柱筋引下线通长焊接以及均压环、避雷网、避雷针以及避雷器的安装等。为了能够提高防雷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应加强避雷装置的施工质量,确保防雷工程质量合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1529.html
评论列表(2条)
[…] 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 […]
[…] 建筑砂浆是由水泥基胶凝材料、细骨料、水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并经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