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管理组织体系,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简答

一、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小组三、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1、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明确文明施工的规划、组织体系、职责。2)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检查,主要是:(2)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的组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以人为本。

安全文明施工是工程建设永恒不变的主题。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反映了工程管理的水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始末,一个工程项目若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上出了问题,尤其是出了安全事故,往往造成工程停工,工期后延,施工单位在经济、名誉上受到重大打击,致使后期施工受到严重影响,建设单位往往不能实现即定的工程计划目标。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安全文明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实现工程施工的标准化、规范化,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已成为摆在我们工程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要想进行系统的管理,必须首先建立一个项目安全文明管理的机构安全文明管理组织体系,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简答,建立公司、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三级管理网络,由建设单位公司分管领导任、监理公司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共同组成,这个机构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最高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项目施工方案的审核,单位之间安全文明施工问题的协调,并且参加每月进行一次的整个工程的全面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并在月施工协调会上通报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对在期限内未整改完成的项目要进行处罚,并要求再整改,未完成再罚,直至完成。

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小组

项目安全管理最高机构下设安全管理小组,由监理单位牵头考证书的正规网站,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负责人或部门工程管理人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参加,负责工程现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在周施工协调会上通报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对在期限内未整改完成的项目要进行处罚,并要求再整改,未完成再罚,直至完成。

二、确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安全管理机构一样,都应该在开工前的工程协调会上确定,对于海螺集团在建工程,工程管理工作目标应定为:①重伤以上事故发生率为零;②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1.2‰次/月以内;③全员安全教育率100%;④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率100%;⑤现场有序、清洁、规范。

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重点,分清主次,不能平均分配、面面俱到。安全目标应突出重大事故,负伤频率,施工环境标准合格率等方面指标。同时注意次要目标对重点目标的有效配合。

2、安全目标具有先进性,即目标的适用性和挑战性。也就是说制定的目标一般略高于实施者的能力和水平,使之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应是“跳一跳,够得到”,但不能高不可攀,令人望目标兴叹,也不能低而不费力,容易达到。

3、使目标的预期结果做到具体化、定量化、数据化。

4、安全目标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明确文明施工的规划、组织体系、职责。施工总平面布置要考虑文明施工的需要,统一规划,经审核批准后执行。

2、明确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责任落实无死角,并有明显标记,便于检查、监督。

3、材料、设备等堆放合理,各种物资标识清楚,排放有序,并要求符合安全防火标准(含甲乙双方的材料、设备)。

4、施工现场道路畅通,路面平整,施工区域形成围栏或围墙。照明配置得当,保卫人员上岗执勤。

5、现场施工用电及施工用水管道系统要布置合理、安全,场地排水与消防设施完备,满足施工需要。

6、施工用机械、设备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械性能和工作条件。

7、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装备、安全工器具等要逐步实现标准化,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8、施工临建设施完整,布置得当,环境清洁。办公室、工具间等场所内部整洁,布置整齐。有关职责、制度、规定上墙。

三、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措施

为保证安全管理目标实现,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其中教育和检查是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1、教育:要严格进行“三级教育”。要求各参建单位对进场工人进行严格的“三级教育”,提高劳动者发现、认识危险及预防伤害的能力,并养成遵章守的习惯。特别是当前大量使用农民工,他们不具务必要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能力,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新进场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三级教育”并严格管理,从保证、监督两方面来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

2、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1)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1)对现场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施工设备、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如:警示标志、施工照明、机械状况、三保四口防护、安全用电、施工人员的精神状态、是否存在疲劳作业现象等。

2)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检查,主要是:

安全文明施工施工是否提到议事日程上,各级安全责任人是否坚持”五同时”。

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在位、在岗。

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是否落实,教育是否到位。

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是否结合为统一体。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是否有力,控制是否到位,有哪些消除管理差距的措施。

事故处理是否符合规则,是否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2)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的组织

1)周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由监理单位负责组织日常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

2)月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工程安全管理最高机构:建设单位分管领导、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以及日常安全管理小组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

(3)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的准备

1)思想准备。发动参建单位所有全员开展自检,自检与制度检查结合,形成自检自改,边检边改的局面。使全员在发现危险因素方面得到提高,在消除危险因素中受到教育,从安全检查中受到锻练。

2)业务准备。确定安全检查目的、步骤、方法、时间。确定检查重点,把精力侧重于事故多发部位和工种的检查。规范检查记录用表,使安全检查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4)安全文明施工检查方法。

常采用看、听、嗅、间、测、验、析等方法。

看:看现场环境和作业条件,看实物和实际操作,看记录和资料等。

听:听汇报、听介绍、听反映、听意见或批评,听机械设备的运转响声或承重物发出的微弱声等。

嗅:对挥发物、腐蚀物、有毒气体进行辨别。间:对影响安全的问题,详细询问,寻根究底。

查:查明问题、查对数据、查清原因,追查责任。

测:测量、测试、监测。

验:进行必要的试验或化验。

析:分析安全事故的隐患、原因。

(5)特殊检查。对预料中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的新安装的设备、新采用的工艺、新建或改建的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职在”发现”危险因素为目的。如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手持电动工具,电气、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有毒有害物的储运设备进行的安全检查。

(6)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实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环节,在于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

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投入问题。建设工程施工中,施工方并非不知道发生安全事故的后果,他们担心事故发生,但出于生存、利润与发展的考虑,认为抓安全生产要投入,没有利润,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不怎么抓也没有出什么大事,往往不愿作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而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待安全生产问题。

2、重事前管理。要杜绝平时无人管安全文明管理组织体系,出了安全事故人人管。

3、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来看的,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施工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在施工生产活动中进行安全管理,针对生产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贯彻“预防为主”,要端正对施工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时,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坚决地消除事故隐患。

4、坚持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施工有关的人共同的事。安全管理涉及到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涉及从开工到施工交付使用的全部过程,涉及全部生产时间和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5、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6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以人为本。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形成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做好安全生产与企业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

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于9月1日施行。这是《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施行以来,经过2009年和2014年两次修改后的第三次修改。本次修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向往;着眼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法律规定;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等规定,为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事件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在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制定实施“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的关键时期,建筑企业应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系统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理解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内涵,把安全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治理体系中,强化安全制度供给,切实转变管理模式,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发展。

1、做好顶层设计,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企业治理的全过程

近年来,安全发展理念得到了建筑企业的普遍共识,安全意识明显加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过去长期积累的存量风险仍没有完全消除,有的还在集中暴露,增量风险又不断涌现,安全生产进入了爬坡过坎的瓶颈期、关键期。而安全生产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安全发展理念与企业治理体系的融合度不足是制约安全发展理念落地实施的重要原因,存在把安全生产全局性、体系化的问题局部化、职能化的突出问题。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企业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长远规划和总体布局中,与企业发展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而在企业安全生产的顶层设计中,要侧重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要在转变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激励相关部门主动作为等核心环节进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一是以安全方针引领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安全发展,而高质量的安全发展目标必然会激发企业的活力,推动企业的结构性变革,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事故频发、亏损严重。面对困境,董事长凯里把公司

“质量第一、产量第二”的经营方针改为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这项方针改动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57年中国民航雄鹰展翅初飞,经验不足,困难很多;10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民航局《关于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上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60年,当我国第一艘万吨轮“跃进”号触礁沉没后,周恩来对当时的交通部部长说:“你们搞航运的,也要安全第一。”此后,“安全第一”被广泛应用到各条战线。通过“安全第一”方针由来的故事不难发现,“安全第一”是着眼于系统,通过局部治理去解决系统问题的重要治理手段。如果片面、狭隘地认识“安全第一”,更多地“在安全言安全”,就会割裂整体与局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落入自我桎梏的窠臼。

二是以安全目标实现整体协同。德鲁克一直在提醒管理者,企业面临空前的挑战,必须以明确的经营假设制定和宣传战略,激励员工和合作伙伴,从而让他们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和方向。企业的安全发展目标一定是综合的目标,是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的。现在,很多情况下的管理困境在于,企业把安全目标独立在企业战略目标之外,由于缺乏管理统一的导向造成了目标分歧、行动不一致、成本超支等等。科学的安全发展目标诠释了一段时期内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任务,有助于职能协同、形成整体。而企业只有拥有了整体能力,才能焕发出能量,获得卓越的绩效。

三是以安全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安全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内容,并推动企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施工生产是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最终是要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单一的安全活动、不服务于产品质量的安全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效率变革是找出并填平以往管理活动中被掩盖或忽视的低效率洼地并予以改进。通过严格贯彻“三管三必须”考什么证赚钱多,把安全与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融合起来,把传统“条块化”管理转变为“网格化”管理,通过横向协同、纵向协同的组织方式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动力变革是加快劳动力数量红利向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转换。把安全文化做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引导员工的行为由被动执行向主动参与、主动贡献转变。

2、以落实安全发展理念促进企业治理方式的转型升级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总数的7.13%,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加之生产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建筑施工已经成为高风险行业。据统计,2017年工作施工行业报告死亡人数达到3843人,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同时,现场农民工的老龄化也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建筑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以 45岁及以上年龄作为老年劳动力,以30岁以下作为青年劳动力,2010—2019年间,青年劳动力比例从21.1%下降至17.0%,老年劳动力比例却从29.5%上升至43.8%。建筑业劳动力老龄化不仅会使得产业效率降低,还会带来更多的生产安全隐患。劳动力老龄化会对建筑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同时,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建筑企业要抓住建筑业步入数字化时代的历史机遇,加快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管理密集型转变,减少对低技能、高风险的劳务人员需求;加快研发能在各类恶劣条件下完成工程建造任务的工程建造机器人,减少不良作业环境给一线作业人员带来的职业危害;探索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利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搜集施工现场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提示一线作业人员注意规避潜在安全风险;积极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的集成管理系统,通过准确识别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作业人员生命特征、障碍物分布以及气象变化信息等,对一线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模块化、精细化分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移动效率、减轻工作负荷、降低危险系数。

3、在企业治理体现中深化依法治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加快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加强基层监管力量,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新《安全生产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安提供了法律保障,从根本上织密安全生产法治防护网,切实打牢安全生产法治根基,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法治效能。不过,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仍有很多企业的管理手段还更多地停留在安全检查和整改上,思想上中还存在安全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的认识上。全员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尚未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部分人员缺乏安全法律知识不能自觉遵法守法来履行安全职责。

深化依法治安,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法律。通过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强化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由传统的被动防御追责向主动履职、自觉履职转变。深化依法治安,要敬畏职责。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中对关于生产经营主体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4、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思想

安全发展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将安全发展融入企业治理体系中,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安全管理的核心思想,其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零伤亡为目标。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强化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意识。零伤亡目标首先体现了敬畏生命的价值理念。生命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做好安全生产与企业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敬畏生命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保证个人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或危害。不仅要敬重自己的生命,更要敬重他人的生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敬畏意识构建安全管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零伤亡目标其次反映的是管理目标。要以目标为导向,针对管理行为进行再设计,建立支撑、满足目标实现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同时,以安全目标做为验证标准,以结果和目标为导向来纠正管理偏差。

二是以协同融合为模式。强调的是高效协作的工作方式。首先要充分发挥安委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安委会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决策机构,是企业安全体系中最高的一级组织,安委会综合协调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由于安委办通常设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职能管理部门管理代替综合系统管理的现象,导致安委会统筹协调力度不够,权威性不强,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再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要建立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形成安全管理的合力,构建企业大安全格局。

三是以全员安全责任制为基础。2021年9月1日施行的新《安全生产法》将第十九条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修改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了“全员”的概念,强调“一岗双责”中履行安全生产管理是法定职责,是国家法规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全员安全责任制的规定,体现了”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安全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强化了责任意识,无论是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主要负责人,其他管理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还是班组负责人、现场作业工人,任何人不依法履职都将接受法律的严惩;构建了以企业负责人到班组作业工人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为“经线”,以各职能部门环向贯通的责任链条为“纬线”的立体责任网络,并嵌入包括责任人员、具体职责、责任区域、考核标准的岗位责任控制点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四是以过程控制为手段。重点是构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这是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可以形成风险辨识管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两道防线”,从而更好地阻断生产安全事故的通道,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要努力克服体系建设中风险辨识不具体、全员参与未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联系不紧密、排查治理不落地等难点、阻点问题,坚持“全人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原则,积极实施工艺严治、设备严防、人员严管和过程严控,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由临时措施向长效机制转变。

五是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安全生产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研究中心罗云教授提出了“罗氏法则”的重要观点,即1元钱的安全投入,可创造5元钱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无穷大的生命效益。安全的确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安全能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害,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消耗和损失的功能,可称之为“拾遗补阙”,即安全减少负效益。另一方面,安全能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其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可称之为“本质增益”,即安全创造正效益。无论是“拾遗补阙”,还是“本质增益”,都用事实证明,安全是生产力,安全创造价值。因此,不能把安全生产、安全投入理解为一种单向付出的被动做法,而更应该当做可以获得回馈的企业主动行为。

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生命体,安全则是流淌在身体内的血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时期,安全生产的内涵应更丰富、更具有时代特征。安全生产和企业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这既是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企业的生命体才会更加具有活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640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5日 下午7:04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5日 下午7: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先后出台,建筑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有明显下降。现在,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较之以往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可喜的变化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管理是分不开的。但是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有许多危险源还没有得到控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安全教育考核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在笔者所接触的施工现场还屡见不鲜。�� […]

  • […]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和文明施工质量标准, 在相关合同中明确勘察、 施工、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82360298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