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贯彻什么方针,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指什么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因此,把这一安全生产的方针转变为所有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具体行动,对于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

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四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具体实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认真落实这一方针,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贯彻什么方针,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指什么,也是搞好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根本要求。

因此,把这一安全生产的方针转变为所有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具体行动,对于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工艺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潜伏的危险性也就越来越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更要对生产中工艺操作、设备运行、人员操作等过程中的危险进行超前预测,科学预防,从而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近几年来,为了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更好地做安全管理工作,山西天脊化工集团供水厂在实际工作中做了以下科学实践。

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据《化工安全与环境》报道: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深刻体现了这一内涵。

凡是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员,都能将这一方针熟记在心,但如何把这一方针落实到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却并不容易。

对此学什么技能好,该供水厂是这样做的:

1. 严格按照安全职责进行事故超前预想,制定落实防范措施:

从事生产管理和实际工作的人员,要依据自己的职责做到在开展任何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到从思想上预防,即预想工作的危险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再根据危险的种类和大小确定事故防范措施。(1)各级领导安排工作都必须有安全要求;

(2)编制检修方案、开停车方案必须有安全措施;

(3)进入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进行预想,并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4)开始工作前必须办好所有安全使用票证;

重大的安全措施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公布于工作现场。

这些具体的操作步骤使“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无形变得有形,从抽象变得具体,从口号变为具体的行动。

2. 科学预知危险

要预知工作中危险性的大小和种类,首先须知道工作中有哪些危险,危险有多大。

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本单位以前所发生的事故中得知危险性。

为此,该厂把本单位以往所发生的事故过程、原因、教训、防范措施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一个职工手中,让职工在平时中学习。

事实胜于雄辩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贯彻什么方针,通过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触动职工的灵魂,并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事故的原因、教训,提高职工预知危险、按章操作、科学防范事故的能力。

这种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正如哲学家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也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安全管理人人有责怎么理解,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

一、全员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要求全厂各级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工人都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自觉执行安全生产方针,以安全生产方针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全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在一切日常工作中,都要坚持“安全第一”,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预防为主”,就是在生产各环节,都要遵守制度和规程,履行岗位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发生。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目标考核

全厂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能科室、班组长、岗位工人等各自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调动员工

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公司对厂、厂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员工都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管理人人有责怎么理解,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安全责任共同承担,安全目标层层分解,目标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工作绩效考评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全厂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氛围。 三、夯实基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照行业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编制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及相应的工作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规程,夯实管理基础,保证全厂的安全生产。目前,正在按照安监部门的要求,对这些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健全和完善,以进一步规范全厂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加大专项投入,保障安全生产

安全需要投入,需要付出成本。公司积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以解决的历史欠账、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及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专款专用,按计划提取。在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斥巨资完成了粗苯罐区增设泡沫灭火装置、厂区消防管网更新、J—2通廊大修、焦炉“三车联锁”等重大安全技术改造项目,确保生产设备与安全设施运转良好,提升本质安全。

五、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开展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消除隐患,客服不安全因素,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坚持厂级每月一次、车间每周一次、班组每日一次的安全检查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轮流值班与下现场检查制度。通过深入班组岗位,及时发现生产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了解安全状况,掌握安全动态,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查出的问题和隐患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隐患整改要做到“三定”:定措施办法,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全厂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六、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培训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本岗位应具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档案,严格考核。

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新工入职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复工、调岗及外来人员进厂都要接受安全教育。还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证含金量排行榜,贯穿于生产活动之中,以强化人的安全意识与知识技能。厂级领导参加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活动日,以了解和解决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七、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稳步推进安全达标工作,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评审工作计划,建立安全标准化工作机制。安全达标工作,应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相关要求,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对照《评审标准》要求,认真分解细化,对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项操作都制定科学的标准。所有员工按各自应遵循的标准进行生产活动,各道工序按规定的标准进行衔接,从而达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管理工作、改进安全绩效、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的。

八、加强管理,持续改进安全工作

安全是企业和社会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面分析安全生产的现状,工作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安全管理人人有责怎么理解,管理中仍然有较多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例如:承包商与外包施工队的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可能危及厂区安全;长期低负荷生产,焦炉负压操作,会引发煤气运行安全事故;粗苯复工存在操作技术差、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事故频发,潜在较多不安全因素;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与熟练工人流失严重,员工队伍不够稳定;„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加强管理和持续改进。我们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安全生产的每一项具体工作,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

阅读剩余 61%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779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5月 19日 上午11:08
下一篇 2024年 5月 19日 上午11:1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