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根本。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2020年要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到2035年建设与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安全发展城市。在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指引下,2018年国家应急管理部组建成立,整合了9个部委的13类业务考证含金量排行榜,使应急管理进入了新时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的不断扩展,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城市的各种安全风险也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城市的应急管理领域也迎来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
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承载突发事件指挥调度成为趋势
城市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的考验,这些事件要求跨部门和机构的实时通信与协作。在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市级领导将成为突发事件的总指挥;指挥过程中市领导往往需要率领各区/县政府与应急局等专业部门协同联动,与驻军部队实现军地联动,与周边城市实现跨区联动,在台风、暴雨和洪涝等广域和极端天气发生时,甚至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应对。
智慧城市运行中心(IOC)由于天然的数据优势,理应在此时发挥巨大作用,但遗憾的是,有的城市建设的运行中心偏重于经济与民生类的数据展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城市数据整合不够,关键信息通常存储在多个分散的系统中,使得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各个部门难以协调其响应工作。更为普遍的情况则是大部分运行中心都不具备指挥功能,造成在机构改革之后,很多城市缺乏一个能够实现全辖域、全灾种、全要素、全链条的面向整个城市、服务于市领导进行重、特大突发事件指挥的指挥阵地。
华为沃土数字平台: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AI+应急全业务赋能
华为在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痛点、捕捉到这一趋势,自2017年开始就与欣纬智慧等专业从事应急管理系统开发的生态合作伙伴一起研究,如何针对城市风险特点建立城市级应急管理的“大应急”模式;同时,以“平台+生态”的创新理念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的新思路、新路径,以求利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整体提升城市的公共安全服务能力和水平。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华为在多个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的建设规划中都将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纳入其中,使用户的运行中心不但具备了数据汇聚和数据展现的基础功能,还可以进一步进化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总指挥调度中心。
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华为沃土数字平台以云、大数据和ROMA平台为数据驱动和技术赋能的基础,以ICP(集成通信系统)、IoT和视频云为城市连接和感知的支撑,以AI赋能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各种业务场景,携手欣纬等ISV合作伙伴联合创新,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全融合通信联接、全辖域监测感知、全链条数据管理等多种手段和全过程业务赋能。协助用户的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利用其数据汇聚与整合能力,耦合通信调度系统和指挥系统,将其快速升级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阵地和决策中心。通过构建统一指挥与分级响应结合、专业处置与部门联动结合,以及军地协同与社会参与结合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为各级城市政府集约化构建领导决策指挥系统、应急管理局专业指挥系统和总值班室信息中枢系统。
数字平台在重新定义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智慧城市底座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城市应急管理的全业务赋能,协助用户快速形成专业化的应急值守与信息报送能力、数字化的应急预案与行动部署能力、智能化的应急响应与指挥调度能力、精细化的风险管理与综合保障能力、可视化(移动化)的态势研判与辅助决策能力、实景化的大型保障与现场处置能力、扁平化的专项防控与任务分发能力,以及数据化的督查管理与评价考核能力。
“数字+应用”: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场景
作为国内众多省/地/市级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华为自2018年起就参与了某一线城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的建设工作。在该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中,针对公共安全和城市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体化运行联动的目标,要求各领域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反应快速、预测预判、综合协调的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和军地联动。其中涉及到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的5大定位中就有一个是指挥协同中心,规划中还明确:该中心应具备统一接收、研判和处理全市各类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能力、具备一键知全局的能力,以及具备与各委/办/局和各区形成一体化运行联动的能力。
由于以台风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各种安全生产事故也时有发生,该市对于将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作为公共安全管理的信息中枢和指挥阵地的定位非常明确、要求非常具体、需求非常迫切。因此,在建设该项目的过程中,华为立足用户需求,携手欣纬在内的ISV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推出了符合该市市政府需求的AI+应急全栈解决方案,并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华为行业解决方案团队与欣纬的业务专家首先与客户共同梳理和定义了市级总指挥中心、应急局指挥中心、各专业委/办/局指挥中心,以及市府和市委值班室的运行机制。
在平时,运行指挥中心会统一接收来自市总值班室和应急局值守处,以及、110等渠道的突发事件信息,支撑运行指挥中心的日常事件管理和日常运行,市领导平时可以在这里了解城市公共安全整体态势,也可以了解各部门风险整顿和隐患排查的具体情况;而在紧急状态时,依托应急联动机制,运行指挥中心作为市总指挥中心,将支撑市委、市政府和应急局等单位应对突发事件,也可以满足市领导坐镇指挥过程的信息汇聚、综合协调、决策会商、行动部署和资源调度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将指挥中心的能力通过移动指挥或者随行指挥输出,以支撑现场指挥部,满足市领导移动指挥和靠前指挥的需求。
其次,华为行业解决方案团队与欣纬的业务专家与客户对该市的市/区/街道3级联动指挥模式也进行了摸索和尝试,与客户一起明确了运行指挥中心与各区指挥中心的关系,创新提出了依托数字平台实现物理联动、通信联动、数据联动和业务联动的市/区/街道联动指挥与扁平化指挥模式。
“数字+应用”模式会促进城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互通、上下联动的3级联动指挥体系逐步形成,可以为新时期大部制改革后特大城市的应急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全栈耦合”:促使联合方案发生“化学反应”
“数字+应用”合作模式促使业务系统和数字平台全栈耦合后,在城市应急管理的各个场景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平台+应急管理”:助IOC向城市总指挥中心进化
“数字平台+应急管理”模式安全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在推动新型智慧城市面向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业务创新和智能进化的同时,也立足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和综合应急能力的建设,并为各部门的专业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提供了通信能力、数据能力和资源能力支撑,推动建立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相互协同和运行有效的城市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体系。最终为用户集约化构建理念更领先、技术更先进和业务更智能的新一代应急平台;为城市全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是业界唯一能够横向融合云、AI、IoT、大数据、集成通信、视频和GIS等新ICT技术,纵向打通“端-边-网-云”的平台,具备融合、智能和可传承的特点。智能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行业知识与ICT技术融合,形成面向应用场景的联合解决方案,而华为沃土数字平台可以系统化支撑“华为+A→B”的生态协同能力,减少重复性解决方案的搭建,鼓励创新安全应急综合管理平台,欣纬智慧:数字平台为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全栈赋能,在更高效地解决客户痛点、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客户的时间成本,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向城市总指挥中心的进化过程无疑就是最好的例证。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docx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在城市化建设加速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则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通畅性的保障,对于降低佳通事故发生率、实现轨道交通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不仅关乎城市轨道的交通情况,还直接涉及城市经济的发展问题,所以必须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重视起来。Key: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对策一、前言在城市交通中,轨道交通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轨道交通几乎成为了城市的标配。但是在城市交通轨道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尤为重要,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也是新时期城市交通发展中需要面臨的重大问题[1]。因此,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探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一)管理标准不统一由于国内各个城市在面积、经济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各个城市对于轨道规模、设备、建设标准、线路等方面的建设存在一定的区别,各个城市对于轨道交通运营和管理标准也存在着差异[2]。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不统一,很难对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系统性的运营管理。(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落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docx,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新阶段轨道交通的发展[3]。健全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制是运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轨道交通顺利运行的保障。而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不仅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轨道交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很难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基本要求。(三)安全评估不到位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过程中,若想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做好安全评估工作[4]。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于运营管理中的安全措施缺乏严格的检查,安全评估工作不到位,当城市轨道交通投入使用后,安全管理部门对于轨道的运营情况既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也没有组织工作人员召开专业会议对交通运营情况进行评估,最终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存在安全隐患。(四)应急预案不具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具有高速度的特点,这使得安全事故发生时具有危险性和紧迫性的特征,所以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制定的应急预案必须进行有效的模拟演练,才能够确保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5]。
但是,很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应对突发事故。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强化城市轨道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科学的线路规划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轨道交通网的规划和完善,确保轨道交通能够成为便民的交通工具。优化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很多城市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缺少资金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导致轨道交通建设水平不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除了利用政府出资,还可以利用民间资本,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统一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标准在管理模式方面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过程中,若想实现其平稳、有序的发展,必须优化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和竞争机制,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管理标准方面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尽可能地制定出统一的管理标准,优化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质量。尽管各个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会考虑地方因素,但在运营管理标准上也要尽可能地实现统一,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资源浪费,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整体效果,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如图(三)健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对于运营管理制度的建设,意在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各项运营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水平。
1.国家需要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修订和优化,运营管理部门要严格的落实这些规章制度,确保运营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有章可循2.明确运营管理人员则岗位和职责,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效率。3.优化对乘客的管理,做好轨道交通乘客的宣传和指导,尽可能地降低乘客的不良行为,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四)强化轨道运营管理团队培训若想有效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必须强化轨道运营管理团队的培训力度。1.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对运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和了解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实际工作中。2.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端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运营管理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3.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佛里工作中,对于技术人员的管理,必须严格的规范日常检修工作,确保能够将轨道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记录,避免危险性事故的发生。(五)深化轨道运营管理安全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封闭性、行程长、速度快、乘客较多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轨道交通逐渐地成为城市发展的标配,客流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评估工作,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人们出行安全,促使城市轨道交通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一)设计阶段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制定相符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1.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必须做好前期的测评工作,深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依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地减少由于地质因素造成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问题[7]。2.轨道交通主要包括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通风道及通风亭构成,所以对于这三部分的分布和设计,必须依据车站所处的位置、埋深、运营性质、结构横断面、站台等形式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制定出完善的施工计划。3.依据轨道工程的设计方案制定相应的运营管理方案,确保运营管理方案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轨道交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二)实施阶段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运营管理方案的实施,必须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全面的落实管理方案,确保运营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1.在依据管理方案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灵活地运用管理方案,确保管理方案发挥更大的作用[8]。
2.工作人员要积极的落实管理方案,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有序的开展,为城市轨道交通业的发展做贡献。3.在实际的运营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对于管理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要及时地进行记录,并反映给管理者,对运营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学什么技能好,促使其发挥更好的服务。 (三)检修阶段 轨道的检修工作涉及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所以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过程 中,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轨道的检修工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就 要对运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另外,工作人 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如图2),一定要增強自身的责任意识,做好轨道的检修 工作,排除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安全隐患,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轨道交通成为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也限制了 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交通水平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城市轨道 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地分析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 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结构,提升城市交通的质量和 水平。 : [1]赵红,马民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标准配置的探讨[J].石 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9,14(Z2):71-74. [2]刘峰,殷蓓蕾,黄秋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以城 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福建茶叶, 2019,41(12):192. [3]艾文伟,李瑜芬,金海薇.基于列车自动监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自 动统计系统的关键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22(12):61-64+69. [4]韩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创新与实践——以浙江育英职 业技术学院轨道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2(21):59-60. [5]朱文杰,翁儒鸿,李鸿桥,谢雄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 排查系统研发[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22(11):67-70. 理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18, 5(53):13-16. [7]李志新,陈金科,宋瑞祥.地铁区间正线下穿轨道交通运营指挥中心环境振动 影响及对策[J].建筑结构, 2018,48(S2):885-889. [8]胡梅,王芳梅.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职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探析——以《轨道交 通运营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8(48):235-236. -全文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7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