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管理和控制的部门,主要责任是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考证含金量排行榜,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所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什么,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四)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五)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
(六)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
(七)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班组安全管理包含,什么是班组文化?把握推进班组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班组是企业中根据工作需要组成的较小的基层单位。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和生产的前沿阵地,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单元。而班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组管理由无序为有序、变不良文化为先进文化的自觉培育过程,更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务之急,班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班组精神为核心,以强化班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品牌文化为重点,以提高班组长综合能力为目标,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固本强基。
以推进班组精神文化为核心
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欲者,精神理念也。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他把企业的资本、技术、设备和产品等物质文明建设,比做人的“筋骨肉”,而将企业职工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的素质,比做企业的“精气神”。离开了“精气神”,企业自然就丧失了生机和活力。其实,班组就是一个凝心聚力、激发创意、解决问题的团队,其内在灵魂就是班组精神。如何培育班组的“精气神”,打造班组意志工程?一句话,就是着力打造班组的共同理想信念。一方面,要围绕“用心经营、精细管理”的理念,以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和谐小家建设为核心,发动职工征集、提炼有自己班组个性的岗位精神和职工格言,在集中群体智慧基础上,形成有班组特色的理念之魂。另一方面,强化理念认同,通过把团队精神融入岗位要求之中班组安全管理包含,纳入到职业道德规范之中,细化到作业环节之中,营造“在一起共事是缘分、互相支持是情分、干出成绩是福分”的“和谐小家”氛围考什么证赚钱多,做到思想上互帮、作业上互控、技术上互教、生活上互助,使进取向上、追求卓越的团队精神成为班组职工共同价值取向。
以推进班组行为文化为基础
班组精神不是抽象的,更不是虚幻的,必须通过丰富的行为文化来支撑。班组行为文化应集中体现“四化”标准:一是文化环境学习化。以精品班组为目标,以“双达标”为载体,创建学习型班组,开展学技练功、技术攻关、读书评书等活动,使工作与学习融为一体,学习与创造成为时尚。二是文化阵地齐全化。建设完善岗位练兵基地、体育健身等设施,配齐班组可供学习和娱乐的活动用品,做到单位有文化室,班组有文化点,学习园地、宣传橱窗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常换常新。三是文化活动主题化。班组经常因地制宜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主题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班组管理民主化。通过班务公开、奖惩公正、分配公平,使职工心平气顺,在参与民主管理中体现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主人翁责任感。
以推进班组制度文化为保障
班组文化建设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动力、凝聚合力,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有关组织和部门必须构建机制,强化服务,提供保障。强化服务,就是要心系班组,想班组所忧,急班组之所困,解班组之所难,为班组分忧减负,为班组优化管理献策,为激发班组活力开道。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精于牵头谋划,重于典型引路,特别是注重总结和传播优秀班组工作法;要强化主体管理职能,把班组文化纳入企业管理,认真研究班组建设规划,调查分析班组安全管理现状,解决班组管理中的倾向性问题。特别是车间要强化直接管理,扎实有效地指导帮助班组健全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做好后进班组的帮促转化,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组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构建机制,就是要建立有利于班组长成长的制度安排,实施班组长培训、考核、选拔、管理“一条龙”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真正把安全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同志放到班组长岗位。与此同时,落实班组长的责权利,保证班组长管得了、管得住、管到位、管得好,使他们安心、用心、热心做好本职工作。
以推进班组品牌文化为目标
班组品牌文化的着力点在于,通过培育品牌职工,打造班组单元精品班组安全管理包含,什么是班组文化?把握推进班组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塑造品牌班组形象,使团队理念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工作干劲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果。品牌在行为,行为在习惯,习惯在养成,养成在学习。要将自觉遵章守纪、防止事故典型和事故案例作为班组学习的重点内容,将班组生产中的难点作为班组学习的课题,养成以事故和问题为载体的学习习惯。通过向事故和问题学习,特别是向一流标杆学习,激发职工学标、对标、贯标、达标的热情。要学习借鉴海尔“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精神和“小球滚斜坡“精神,把精细习惯养成在安全作业中的每一秒钟、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结合部中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基本作业达标、基本制度落实、基础管理到位,以完美的执行力彰显精品班组的魅力,让“最高标准变成全员标准,最佳状态变成日常状态”,使“工作讲程序、作业讲标准、行动讲纪律、落实讲考核”成为职工的自觉追求。
以提升班组长综合能力为关键
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流职工队伍,对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组长作为班组文化建设的龙头,要落实“用心经营、精细管理”的理念,既要会干又要善管,着力在精、细、实上做文章。“精”在业务。就是业务技能精湛,熟知本班组相关工种作业程序、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具备熟练应对各类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有的工种可能自己不去做,但要知道怎么做。“细”在预想。就是用心、精细、前瞻思考问题,做到细中求真、细中求深、细中求新,善于细化各项工作预案,善于化解工作环节中的主要矛盾,善于应对和卡控现场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实”在管理。就是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探索班组管理规律,规范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一方面,强化自我管理,管好别人先管好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职工抵制的,自己坚决不染指,尊重职工人格,尊重职工创造,激发职工的热情和潜能。另一方面,强化民主管理,发挥班组“五大员”作用,形成“事事有人管理、人人都管事”的工作规则。以精湛的业务,高尚的人格,精细的管理能力,确保设备精良,确保安全生产。从此意义上说,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理应提高综合能力,真正成为“班组文化的创造者、关键技术掌握者、日常工作管理者、职工群众信赖者”。
长江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班组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力在创新。只要上下重视,齐心协力,大胆探索,就一定能打造更多适应新体制新要求的精品班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7936.html
评论列表(1条)
[…] 第九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