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解读】关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8)中
第五章基础工程的一般规定
5基础工程
5.1—般规定
5.1.1扩展基础、筏形与箱形基础、沉井与沉箱,施工前应对放线尺寸进行复核;桩基工程施工前应对放好的轴线和桩位进行复核。群桩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应为20mm,单排桩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应为10mm。
5.1.2预制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应符合表5.1.2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应为倾斜角正切值的15%。
表5.1.2 预制桩(钢桩)的桩位允许偏差
表5.1.2 预制桩(钢桩)的桩位允许偏差
注:H为桩基施工面至设计桩顶的距离(mm)。
条文解读:
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打(压)入桩包含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本条表中的数值未计及由于降水和基坑开挖等造成的位移,但由于打桩顺序不当,造成挤土而影响已入土桩的位移包括在表列数值中。为此,必须在施工中考虑合适的顺序及打桩速率。布桩密集的基础工程应有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沉桩的挤土影响。
5.1.3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来自同一搅拌站的混凝土,每浇筑50m3必须至少留置1组试件;当混凝土浇筑量不足50m3时,每连续浇筑12h必须至少留置1组试件。对单柱单桩,每根桩应至少留置1组试件。
条文解读: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本条是在原规范强制性条文第5.1.4条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虽然目前灌注桩的直径和深度均有所增加,但是也会出现短桩数量非常多的情况,按照原规范的要求,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数量偏多,此次修订将“小于50m 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改为“当混凝土浇筑量不足50m 3时,每连续浇筑12h必须至少留置l组试件”,即对于单桩不足50m 3的桩无需一桩一试件,数量有所减少。
检测单位根据混凝土灌注的体积,结合本条对混凝土试块留置数量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根据检测单位提供的检测报告对混凝土强度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5.1.4灌注桩的桩径、垂直度及桩位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4的规定。
表5.1.4 灌注桩的桩径、垂直度及桩位允许偏差
表5.1.4 灌注桩的桩径、垂直度及桩位允许偏差
注:1H为桩基施工面至设计桩顶的距离(mm);
2D为设计桩径(mm)。
5.1.5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
条文解读:
工程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对上部结构的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承载力检验是检验桩抗压或抗拔承载力满足设计值,通常采用静载试验确定;桩身完整性检验是检验桩身的缩颈、夹泥、空洞、断裂等缺陷情况,通常采用钻芯法、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方法,要求桩身完整性的检测结果评价应达到П类桩以上。
检测单位根据总桩数及设计等级,结合本标准第5.1.6条及第5.1.7条对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数量的要求进行检验,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I类桩的分类原则为桩身有轻微缺陷考证书的正规网站,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本条规定桩身完整性应至少满足I类桩的评价要求。可以根据检测单位提供的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对其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对不满足要求的工程桩,可采取补强或补桩措施。
5.1.6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最新版,解读《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基础工程的一般规定,应采用静载试验的方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在有经验和对比资料的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最新版,设计等级为乙级、丙级的桩基可采用高应变法对桩基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应少于10根。
条文解读:
对重要工程(甲级)应采用静载试验检验桩的承载力。工程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的规定执行。关于静载试验桩的数量,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时,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验施工的质量,而且也能检验设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试桩如没有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可作为验收的依据。非静载试验桩的数量,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5.1.7﹑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每根柱子承台下的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1根。
条文解读:
桩身完整性的检验,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方法执行。打入桩制桩的质量容易控制,问题也较易发现,抽查数可较灌注桩少。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8)中关于基础工程一般规定全文内容(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8)中关于基础工程一般规定全文内容(2)
国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宣贯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以下简称《规范》),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规范》包含多条强制性条文考证培训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协会施工、监理会员单位及各盟市质量监督站向协会反馈,我区建筑电气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规范》的理解不够深入,对《规范》的质量验收知识相对欠缺,为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管理水平,加强《规范》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使广大从业人员充分理解和掌握其主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协会于2018年12月11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了《规范》的宣贯培训。
本次培训特邀《规范》主编、原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现浙江省安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傅慈英老师,就编制原则、依据、适用范围、主要条文释义等内容进行细致解读。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协会施工质量专业、工程监理专业会员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以及全区各盟市质量监督站相关工作人员近6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参会人员学习积极热情,均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学习掌握了建筑电气工施工质量验收知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加深了对《规范》的理解,会更快更好地开展建筑电气施工及相关工作国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宣贯培训,并对本次培训会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宣贯培训课件.pdf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