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3.3.1 基桩可按下列规定分类:
1、按承载性状分类:
1) 摩擦型桩: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桩基础知识从规范到实施(桩的选型与布置),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考证培训机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 端承型桩: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2、 按成桩方法分类:
1) 非挤土桩:干作业法钻(挖)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套管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
2) 部分挤土桩:长螺旋压灌灌注桩、冲孔灌注桩、钻孔挤扩灌注桩、搅拌劲芯桩、预钻孔打入(静压)预制桩、打入(静压)式敞口钢管桩、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H 型钢桩;
3) 挤土桩:沉管灌注桩、沉管夯(挤)扩灌注桩、打入(静压)预制桩、闭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闭口钢管桩。
3 、按桩径(设计直径 d)大小分类:
1)小直径桩:d ≤;
2)中等直径桩:< d
3)大直径桩: d ≥。
3.3.2 桩型与成桩工艺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地下水位、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经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选择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 进行。
1、对于框架-核心筒等荷载分布很不均匀的桩筏基础,宜选择基桩尺寸和承载力可调性较大的桩型和工艺。
2、 挤土沉管灌注桩用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时,应局限于多层住宅桩基。
3.3.3 基桩的布置宜符合下列条件:
1、基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表3.3.3-1 的规定;当施工中采取减小挤土效应的可靠措施时,可根据当地经验适当减小。
2、排列基桩时,宜使桩群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并使基桩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抗弯截面模量。
3、对于桩箱基础、剪力墙结构桩筏(含平板和梁板式承台)基础,宜将桩布置于墙下。
4、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桩筏基础应按荷载分布考虑相互影响,将桩相对集中布置于核心筒和柱下,外围框架柱宜采用复合桩基,桩长宜小于核心筒下基桩(有合适桩端持力层时)。
5、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
6、对于嵌岩桩,嵌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桩径、桩长诸因素确定;对于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的全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4d 且不小于0.5m,倾斜度大于30%的中风化岩,宜根据倾斜度及岩石完整性适当加大嵌岩深度;对于嵌入平整、完整的坚硬岩和较硬岩的深度不宜小于0.2d,且不应小于0.2m。
软土、黄土、冻土、膨胀土、岩溶、坡岸下的桩基础
3.4.1 软土地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 、桩周围软土因自重固结、场地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大面积挤土沉桩等原因而产生的沉降大于基桩的沉降时,应视具体工程情况分析计算桩侧负摩阻力对基桩的影响;
3 、采用挤土桩时,应采取消减孔隙水压力和挤土效应的技术措施,减小挤土效应对成桩质量、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和基坑边坡等产生的不利影响;
4 、先成桩后开挖基坑时,必须合理安排基坑挖土顺序和控制分层开挖的深度,防止土体侧移对桩的影响。
3.4.2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桩应穿透湿陷性黄土层,桩端应支承在压缩性低的黏性土、粉土、中密和密实砂土以及碎石类土层中;
2 、湿陷性黄土地基中,设计等级为甲、乙级建筑桩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宜以浸水载荷试验为主要依据;
3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分析计算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
3.4.3 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地基中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端进入冻
建筑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国标”即“国家标准”,是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参考和执行的依据,在很多行业中,商品要经检验合格符合国家标准,才能准予出厂。
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检查产品或者服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即可最直观又简单的判断商品和服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国家标准”是可以辅助消费者选择和判断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当家中出现渗漏,需要选择防水维修服务时,大部分消费者并不知道屋面防水工程也有对应的“国家标准”。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普通屋面防水工程应该达到的“国家标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明确表明:“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并应按照相应等级进行防水设防。”
【总结划重点】:简单来说考证含金量排行榜,Ⅰ级防水等级的防水效果要优于Ⅱ级防水等级,您的家庭屋面防水应该达到Ⅰ级防水标准!即需要两道防水设防!其中,Ⅰ级防水等级的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20年;Ⅱ级防水等级的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仅为10年。
对于家庭普通屋面来说,防水维修施工的工艺主要有两种:热熔施工和无明火冷施工。热熔施工:利用火焰加热器熔化热熔型防水卷材底层的热熔胶进行粘贴的方法。目前,热熔防水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多为聚酯胎卷材。
无明火冷施工:施工过程不动用明火,采取沥青涂料防水层复合自粘卷材施工方法。施工时先做一道沥青涂料防水层(多遍涂刷建筑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达到厚度),上部铺贴沥青自粘卷材。
不管是哪一种施工方法,在进行屋面防水施工后建筑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都要保证有两道防水设防,才能达到Ⅰ级防水标准。同时,在-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也对每道防水设防的厚度,进行了明确规定:
【总结划重点】:
对于热熔施工来说,要达到Ⅰ级防水标准,需要铺设两层聚酯胎热熔卷材,同时,单层聚酯胎卷材厚度不得低于3mm;
对于自粘冷施工来说,要达到Ⅰ级防水标准,需要施工时先做一道沥青涂料防水层(多遍涂刷,达到厚度),上部再铺贴沥青自粘卷材。其中沥青涂膜最小厚度不得低于2.0mm;无胎自粘卷材最小厚度不得低于1.5m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