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项目经验来看,利用可变二维码技术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一般包括如下内容:①产品基本信息和生产信息追溯;②包装材料质量追溯;③原辅材料追溯;④食品整个生产及销售周期全程追溯。总体来讲,食品安全追溯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考证书的正规网站,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工程。从食品质量的鉴别到最终订单的达成,通过每件食品包装上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实现食品全供应链的监管。在产地端,实现原材料产地追踪,从源头控制产品品质;在生产端,通过监控接口,即可视化电子数据让生产管理更便捷、直接;在销售端,实现全程管控,让产品销售及区域化渠道管理更加科学可控;在终端,实现消费者信息化管理集成化、智能化,洞察消费需求,增强交互,提升品牌形象,优化营销策略,节约营销成本。具体追溯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过程
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食品企业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互联网+”,食品安全追溯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另外还涉及防伪、防窜货、精准营销、电商引流、大数据应用等多种需求。所以,对于基于可变二维码技术的相关项目而言,食品企业需要做一个系统规划,分步骤、分时间段逐步落实相关进程。例如,我公司为某食品企业二维码项目规划的时间进度和总体框架,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图3
按照计划,项目前期实现奖券防伪、防窜货、产品质量追溯;项目中期实现二维码营销、物料质量追溯和货物物流追踪;经过前期、中期的引导,消费者已经养成以扫码抽奖的方式参与促销活动的习惯,于是项目后期便可以考虑去除奖券,采取内袋赋码和外袋赋码,内袋码用于扫码促销、防窜货,外袋码用于防伪、产品质量追溯、物料质量追溯等。此外,还要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归纳、分类,给每一位扫码者建立用户模型,在广告投放或产品推荐时,进行个性化推送。二维码后台管理系统中的经销商管理主要实现经销商的订单管理、投奖方案管理、促销费用管理、收发货管理功能。
在整个项目中,物料质量追溯和货物物流追踪是食品安全追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物料质量追溯
物料质量追溯包括包装材料、添加剂、原辅材料等物料的追溯。通过手机、扫码枪等手持设备在物料采购、运输、出入库、生产各环节记录物料信息食品安全管理可追溯体系,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过程及体系的建立,总结到位!,最终实现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该产品所用物料信息的功能,即物料质量追溯。
实现物料质量追溯的流程如下:
(1)确认需要追溯的数据类型;
(2)确认产生各类数据的环节;
(3)制定数据采集方案;
(4)在相应环节,添加数据采集设备;
(5)开发后台数据管理系统;
(6)设计产品对应的二维码,设置物料相关数据;
(7)产品二维码激活后,经扫描可查看相关物料信息,完成追溯过程。
2.货物物流追踪
通过手机、扫码枪等手持设备在货物物流环节记录货物流转信息,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上传,系统后台实时监控,最终实现货物物流追踪。
实现货物物流追踪的流程如下:
(1)确认需要追踪的数据类型;
(2)确认产生各类数据的环节;
(3)制定数据采集方案,如扫描二维码进入后台系统,录入信息;
(4)在相应环节,添加数据采集设备;
(5)开发后台数据管理系统;
(6)系统后台实时监控货物物流数据,实现货物物流追踪。
可以看出,食品企业通过二维码溯源系统可随时录入或读取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批次、厂家、生产日期等生产、物流以及渠道信息,建立二维码追溯体系,一方面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控制力,如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企业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可追溯到同批量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人,从而实现质量管理;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以扫描二维码查询产品信息,追溯产品生产源头和流通过程,最终实现放心购买。
总之,食品安全牵动每个人的神经,对于食品企业而言,如何重建信任体系食品安全管理可追溯体系,获得消费者信赖并产生购买行为,就必须让溯源事实说话。运用二维码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正成为全球趋势。
本文节选自《印刷技术-包装装潢》2016年8月刊《互联网时代下 如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文。更多精彩内容,请查阅该期杂志。
传播业界信息 推动行业进步
征订热线:
安全管理的认知,安全精细化管理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安全管理也不例外考证培训机构,它作为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来自任务。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如何抓好安全上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因司缩带据环节,做好事前预防、超前控制,是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安全管理的认知,安全精细化管理,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360百科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看得见的风险就不再是风险。风险的最大特性是不确定性,烟指据春础罪上确定性是风险的克星。任何一个经营者,要投资收益就会面对很多不确定性,这诗支就是经营风险。消除盲区,才能可控,实现在控。认识风险,辨识危害,削减风险,减染事况终急等决那严少同类风险的发生,这不仅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所要遵循的路径讨河晚安终零练院征格。
就像探测外星需要天文望远镜一样,要看得见风险也需要工具。一年前,当我们把向政每教图义府安全管理部门和众多企业同行探讨的结果安全管理的认知,连同个人的心得和实践体会,融进拙著《第一管理》时,未曾料到会受到很多读者的错爱。我磁损鱼其飞德丝加存层婷们应邀到著名学府和众多企业米考始原死知威讲学、交流、座谈。很多朋友通过电子邮件或当面交谈时,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意见。许多检罗信装未准度保意见是探讨原书中的一个小节”谁说风险看不见”,提出风险怎么才能看得见,看得见后怎么办?感谢读者盛情,我们就索性围绕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风险展开,希望能够给各位切实可用的工具。
安全管理把风险作政向位黄为核心,并不是要彻底地根绝风险,把风险程度降为零。我们应该注意到,消除风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我们遵从”安全第一”,同时兼顾安全和效益液绿延必的平衡,在符合法律规定和政府监管、社会认可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尽可能低”()的风险可接受性标准距笔所他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