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孙楠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bim技术的相关文献,以及调查分析bim技术中关于技术在国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技术在施工过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利用技术将构建好的建筑模型与进度、预算、资源、施工组织等关键信息联系起来,做到项目三控三管一协调,从而实现了项目的精细化和智慧化的管理,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使建筑工程项目全程可控。: by the of bim an
2、d the of in in bim , this some of in , and puts . the is used to link the con
3、 with key such as , , , and ,so that the can be andbim construction,BIM5D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the and of the and the and e
4、, the .关键词: bim;;施工过程管理;问题;对策key : bim;; ;;:tu17 :a :1006-4311(2018)18-0246-021 概述1.1 技术产生的背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筑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大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度国民经济数据。其中,建
5、筑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7.1%。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从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同比增长20.9%。如此快速发展导致工程项目的体量不断扩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项目管理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并且多样变化,这些风险因素将影响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目标的順利实现。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管理是模块化的管理模式,各个模块之间信息沟通不流畅,相互之间信息关联性小,极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进度滞后,质量缺陷,成本增加等问题。如此庞大的建筑行业中却有如此小的生产效率,这严重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
6、筑信息模型( ,bim)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技术,将大大改善上述问题的现状。bim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工程过程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保障,而且可以集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各种信息,同时让工程项目在相关方协同办公、减少错误、提高功效、降低费用、优化工期等方面优势明显。技术在原来三维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进度信息和成本造价信息两个维度,但其实际意义超过增加两个维度本身,对整个建设周期进行优化,实现工程项目的实时、精确控制。1.2 技术介绍人们对于技术不再陌生,而我们现在的技术是在的技术上增加工程进度及预算。
7、是一个我们项目管理的平台工具,它利用多方的信息,多方的数据进行集成的平台,既不是建模软件,也不是设计软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数据准备阶段;第二,是模型应用阶段,其中包括模型初步应用和模型的深化应用,初步应用主要是将场地模型与实体模型整合,可以改变墙面的材质以增强视觉效果、进行场地漫游自动排砖等等,模型的深化应用主要是专项方案查询和高级工程量的查询;第三个是技术应用阶段,主要包括流水视图和施工模拟两个部分,流水视图主要新建流水段,施工模拟是导入进度计划,然后进行进度关联,赋予这个模型时间属性;第四个阶段是商务应用,主要是合约视图部分,导入合同和成本预算文件,
8、进行三算对比;最后是阶段是物资查询,可以根据我们选择的楼层或者专业来查询。基于平台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成果有:多专业模型集成图、流水段划分数据表、资金、资源进度总曲线分析图、材料采购计划表、施工模拟以及合约规划等。2 国内技术在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到目前为止,bim技术在国外很多国家已发展成熟,应用较为广泛。而bim技术进入我国时间较晚,而且还不不太成熟,在一些方面存在问题。但是,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能够建立可视化的三维立体模型bim construction,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建筑中的问题,降低施工作业中的风险,比如模型建立完成碰撞检测,将各个专业进行协调,完成图纸深化设计。因此bim技术
9、深受建设者的喜爱,被认定为一个主流发展趋势。在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十二五”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将bim技术纳入研究内容。在近些年来,bim技术被应用到很多大型工程里去,比如国家会展中心、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北京中国尊、北京奥运会水立方等。在国家会展中心项目中,由于本项目是综合体工程,建筑结构复杂,总承包方利用bim技术,成立bim小组,对建筑主体进行建模考证培训机构,然后将各个专业建好的模型和主体模型进行合模,进行硬碰撞和软碰撞检测,对检测出来的碰撞及时进行修正,解决施工矛盾,消除隐患,大大减少了返工,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期和提高了工程质量。对于bim技术的应用,由于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10、以及在一些方面不能够满足施工方和建设方的要求,因此很多软件开发公司比如鲁班、广联达等公司,开发出软件,此软件对于计算机的硬件要求较高。技术的出现,拓宽了bim技术的应用范围,通过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应用,加强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物资、商务等多个项目流程板块的协同合作,同时项目上进行了三维扫描可视化交底等新技术的使用,也进一步加强了项目的管理能力。3 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3.1 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3.1.1 技术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较高bim软件主要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工作,其建筑模型文件的大小从几十mb到上千mb,所
11、以对电脑硬件的图形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cpu、硬盘、显卡以及显示器方面。而不仅需要将bim模型导入进去,而且还需要将算量模型以及场地模型导入进去,因此对计算机的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成本增加。我们的项目需要高配置的计算机,一个工程管理团队至少有几十人,需要配置几十台计算机,那我们的成本将大大增加,而带来的效果又不能立刻实现,因此对的推广造成困难。3.1.2 软件自身还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在我国bim软件的发展比较完善。但是技术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将模型导入之后,此模型如果出
12、现问题,不能在软件中修改,只能回到软件中进行修改,然后再导入中,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率降低,并且如果原来的模型没有设置过原点,那么在中合并时会出现问题,这会造成我们在进行操作时的麻烦。另外,软件兼容性有待提高,在集成不同格式模型数据时容易导致信息的丢失。进度文件只能导入,并不支持两个及以上文件的进度合并。新手操作时,在施工模拟过程中,资源曲线图导出可能一直为零,我们需要导入合同预算文件,进行清单匹配、清单关联。回到施工模拟中,进行曲线设置,添加人、材、机,再选择时间段,不断刷新曲线就可以看到资源曲线,这也是
13、软件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3.1.3 技术的管理人才比较缺乏虽然bim概念提出已经很早了,但是真正地实施到工程中并没有多长时间,真正了解的施工方和建设方并没有多少,大多数人还是坚持传统地项目管理模式,专业化的人员并没有多少。bim以及的出现将会加快建筑业信息化的进程,这将会是一场变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这次机遇,提早学习,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3.2 技术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3.2.1 加强与软件开发商的合作对于软件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和国内做软件开发的大型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在使用软件时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向软件公
14、司反馈,并且公司不断完善软件,这样我们自己不仅降低成本,软件公司也可以降低成本。另外,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专业人员每年定期给人员进行大型的bim技术培训,进行bim技术学习,以老学员带新学员的方式提升我们整体的素质。3.2.2 加强推广技术我们现在许多建设方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对于新事物的产生存在一定的怀疑态度,我们现在的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导致效率低下。而的使用能够集成图纸管理、进度管理以及合同管理,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率,从而达到对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施工方和建设方的成本,提升盈利的目的。因此,建筑信息化必然是一种趋势,我们首先要从
15、思想上转变过来,积极投入的推广和应用中去。4 结语bim技术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现在主要应用在技术领域,而后发展的技术有效地将建筑信息与施工现场管理信息结合起来,是今后建设项目管理的趋势。因此积极倡导应用bim技术是当今的主要任务,通过我们政策的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完善以及专业人员的推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技术一定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参考文献:1黄锰钢,王鹏翊.bim在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5):88-91.2刘安申.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总承包合同管理研究d.哈爾滨工业大学,2014.3何佰洲,张姝.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合同管理前景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30(01):49-52.4张春霞.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1(09):96-98.5杨树瑞,张明慧,冯义显.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发展与应用j.考试周刊,2016(25):159-160. -全文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