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自考本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21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审核的一所全日制本科体育类独立学院。学生在校期间按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学籍进行管理,毕业颁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毕业证书。具体见《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21年保送录取运动员招生简章》。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审核的一所全日制本科体育类独立学院。学院属大学本科层次,面向全国招生,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目前在校生6000余人。学院坐落于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环岛路1号,总占地面积543亩,校区师资雄厚、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生态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主办方为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创办于1953年,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优质的办学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创办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作为独立办学实体,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接受武汉体育学院的指导和监督,由武汉体育学院推荐派出院领导、中层干部参与办学和管理,与武汉体育学院共享优质师资、海量图书、训练场馆及教学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

学生在校期间按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学籍进行管理,毕业颁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毕业证书。对于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颁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在校学生享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选资格。同时,设有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学生学费及住宿费等费用按湖北省相关物价部门标准执行。

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一部分,面向全国单独提前招生,实行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文化考试由考生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体育专项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进行,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2021版《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招生院校负责招生录取工作及新生录取名单在生源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备案工作。现将我校2021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要求公布如下:

一、招生专业

(一)运动训练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是教育学门类下设体育学中的一个专业,以体育学和教育学为学科基础。自2003年建校以来,我校各专业全面强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对外交流等工作,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学校一直坚持各项目的校代表队制度,积极探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新模式,在全国竞技空手道锦标赛、全国健美锦标赛、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湖北赛区)等各级竞赛中取得众多优异成绩,为各级运动队输送大量优秀运动员,如:国家钢架雪车队、国家健身健美代表队等。多名教师被抽调至各项目国家队、省队担任教练工作,同时我校教师长期担任中超联赛、军运会预选赛、全国空手道锦标赛等各类国家级比赛的裁判工作。2010年,学校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为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篮球教研室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18年5月,我校被授予国际田联少儿田径推广培训基地。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武汉体育学院自考本科,纵深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奋力打造一流专业学科武汉体育学院自考本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21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全面培养具备“厚基础”“强技术”“重实践”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1.培养目标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思想道德与科学人文素养并重,既满足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管理实践等工作考什么证赚钱多,又满足大众科学健康需求,引导树立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意识,培养具备现代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专项运动技能,持续培育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层竞技体育指导、体育俱乐部管理与社会体育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特色

厚基础。突出“专业理论基础厚”的课程特色,构建以专项运动技能与训练指导的竞技体育基础理论课程群和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课程群为主,以相关运动康复、文化产业管理、英语等课程群为辅的课程体系。

强技术。突出“专项运动技能高”的专项特色,积极开展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多个副修专项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专项运动技能。

重实践。突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育人特色,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经营的社会实践、教育实习与实训、竞赛组织与比赛执裁等多种途径,努力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培养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3.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4.招生项目

篮球(三人制、五人制)、足球、田径、空手道、网球、羽毛球。

二、招生计划

2021年招生总计划:60名。

注:以上计划为拟定计划(含保送录取运动员),正式计划以上级部门下达为准。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

三、报名条件

(一)符合2021年高考报名条件;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二)具备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招生项目之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考生运动等级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三)以下项目限招男生:篮球、足球。

(四)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四、报名办法

(一)凡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体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招生系统”)进行注册(验证考生报名资格)并报名。具体时间为:

注册时间:2021年2月1日-3月1日12:00

报名时间:2021年3月1日-3月10日12:00

(二)考生依据专业考试时间,合理选择不超过2所招生院校进行报名,并确定好各志愿顺序。

(三)考生报名以缴费为准,一旦缴费确认,志愿将不能调整。

五、考试安排

(一)文化考试

1.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科,每科满分为150分,四科满分为600分。考试时间如下:

2.文化考试地点:由考生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指定,考生详见文化考试准考证公布的地址。

(二)体育专项考试

2021年单招体育专项考试安排另行公布。

六、保送录取运动员条件

具体见《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21年保送录取运动员招生简章》。

七、录取原则

(一)我校根据考生实际情况确定文化成绩与体育专项成绩最低控制线。

(二)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三)在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分别达到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我校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按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考生录取综合分。具体公式: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

(四)我校依据上线考生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按照综合分由高到低,分项目优先录取一志愿,在综合分相同的情况下,体育专项成绩高者排名列前。未完成学校招生计划再录取二志愿。

(五)足球项目按非守门员与守门员分别录取;田径项目按小项特点分类录取;空手道按组手、型分别录取;足球、篮球、网球项目分别按男女录取;其它项目按男女混合录取。

(六)考生若已报名运动训练专业志愿,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八、其他

(一)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二)运动训练专业:元/学年(2021年学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三)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录取至我校后可免除学费。

(四)若考生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其当年运动训练专业报考或录取资格;已入学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进行处理。

武汉体育学院自考,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24年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属于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是高校招生工作的一部分。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体科字〔2023〕188号)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概况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审核的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座落在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区环岛路1号,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是理想的学习生活园地。学院校区占地面积546亩,校舍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3400余万元,拥有馆藏纸质图书35万余册,纸质期刊400多种。

学院的举办方为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系具有七十年办学历史和博士授予权的多科性体育大学,优质的办学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我院办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独立办学实体,我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武汉体育学院推荐派出院领导、中层干部参与办学和管理,学院的教育教学接受武汉体育学院的指导和监督,武汉体育学院的师资、图书、教学训练、场馆及教学实验设备等资源与学院实行共享。

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迅速。截至目前,我校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共设置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3个。本科专业中,体育教育专业2013年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并在2022年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运动康复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近年来,学院以“质量工程”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考试改革为抓手,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教研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等改革措施,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数量和结构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就业率逐年提升。

目前学院本专科在校生共计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5900余人、专科生1700余人。学生在校期间按体育科技学院的学籍进行管理,毕业颁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在校学生享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评选资格,同时学院也设有各类奖学金及助学金,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学院学费及住宿费等费用按湖北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

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立足体育,面向社会,力争建成以体育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特色鲜明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水平大学。

二、招生专业和招生项目

(一)运动训练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是教育学门类下设体育学中的一个专业,以体育学和教育学为学科基础。自2003年建院以来,我校各专项通过全面强化科学训练与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对外交流,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学校一直坚持各项目校代表队制度,积极探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新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体育理论扎实、专项运动技能水平过硬、运动训练实践能力卓越为培养目标,以服务运动训练全过程需要为导向,实现培养专项化、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化的育人模式。运动训练专业注重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上的“精”和“专”的特色。“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思路,充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努力打造一流专业,培养“厚基础、专技术、重实践、强素养、善创新”专业特色明显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各项目代表队在全国竞技空手道锦标赛、全国健美锦标赛、中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湖北赛区)、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等各级竞赛中取得众多优异成绩,并为各级运动队输送大量优秀运动员,如国家钢架雪车队、国家健身健美代表队等。多名教师被抽调至各项目国家队、省队担任教练工作,并长期担任中超联赛、军运会预选赛、全国空手道锦标赛、全运会拳击比赛、全国跆拳道竞标赛、亚运会等各类国家级和国际级比赛的裁判工作。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武汉体育学院自考,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纵深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奋力打造一流专业学科。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所从事的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够在各级中小学校、业余体育学校、各类型体育俱乐部等单位胜任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特色

厚基础。突出“专业理论基础厚”的课程特色,构建以专项运动技能与训练指导的竞技体育基础理论课程群和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课程群为主武汉体育学院自考,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24年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以相关运动康复、文化产业管理、英语等课程群为辅的课程体系。

强技术。突出“专项运动技能高”的专项特色,积极开展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多个副修专项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专项运动技能。

重实践。突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育人特色,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经营的社会实践、教育实习与实训、竞赛组织与比赛执裁等多种途径,努力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3.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4.招生项目

田径、篮球(三人制、五人制)、足球(十一人制)、羽毛球、网球、空手道、拳击、排球、跆拳道、BMX小轮车。

(注:篮球项目考生使用篮球或三人篮球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均可报名,按照篮球项目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参加篮球专项考试。)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代码)是教育学学科门类下开设的一门体育学二级学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位列其中,属于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我校作为具有较强体育教育办学实力的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高度重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2021年我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申报获批,是我校体育特色人才培养级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成果,有力促进学科专业更趋科学合理,为提升办学水平及推动体育特色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学校一直坚持各项目校代表队制度,积极探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新模式,武术套路、武术散打、舞龙舞狮项目属于院常设代表队,历年来代表我校在全国及湖北省各类比赛中荣获佳绩,其中武术套路分获湖北省第34届大学生武术比赛男女团体冠军;舞龙舞狮项目代表国家队参加第五届亚洲龙狮锦标赛获多项冠军。同时,我校教师和教练员在担任各级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中表现优异,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和赞誉,也为我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具备较强专业学习能力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和教练员队伍,以及能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社会力量的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在校期间,学生必须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项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必须学会胜任武术、养生、民族传统体育一般性项目文化的传播、推广、传承工作。

2.培养特色

厚基础。突出“专业理论基础厚”的课程特色,构建以教育学、体育学与专业方向理论课程为主,以相关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英语等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

强技术。突出“专项运动技能高”的专项特色,积极开展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多个副修专项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专项运动技能。

重实践。突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育人特色,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证书的正规网站,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实习与实训、竞赛组织与比赛执裁等多种途径,努力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3.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培养方案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4.招生项目

武术套路、武术散打。

三、招生计划

2024年招生总计划:运动训练专业150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50人。

注:以上计划为拟定计划(含保送录取运动员),正式计划以上级部门下达为准。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

四、报名条件

(一)符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二)具备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招生项目之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考生本人的运动员技术等级项目应与报考的招生项目一致,考生如具备所报考项目的多个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报名时需填报所有符合报名要求的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

(三)2024年报名考生的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夏季项目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10日。

(四)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五)以下项目限招男生:篮球。

五、报名办法

(一)凡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依据本招生简章要求,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单招系统”)进行注册(验证考生报名资格)并报名。夏季项目(含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项目)具体时间为:

注册时间为2024年2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二)考生在注册过程中,如发现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有误,应及时联系等级证书授予单位进行信息更正,确保在注册报名截至日期前完成报名。

(三)已完成注册的考生应通过“体育单招系统”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填报志愿并缴纳考试费。拒不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考试资格;兴奋剂违规的考生,视为考试作弊,取消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通报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考生依据专业考试时间,合理选择不超过2所招生院校进行报名,并确定好志愿顺序。

(五)考生完成缴费视为报名成功,完成缴费后,考生不得再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

六、考试安排

(一)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实行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二)文化考试

1.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四科,每科满分为150分,四科满分为600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答。考试时间如下:

2.文化考试地点:由考生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详见文化考试准考证公布的地址。

(三)体育专项考试

1.体育专项考试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进行,满分100分。体育总局委托有关院校(以下简称组考院校)组织体育专项考试,按照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2024版)》评分。

2.2024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体育专项考试时间:

夏季项目考试时间为2024年3月20日至5月12日,具体考试时间以各考点安排为准。

(四)考生依据报名项目进行体育专项考试,不得跨项参加考试。

七、录取原则

(一)我校根据考生实际情况确定文化成绩与体育专项成绩最低控制线,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不低于180分,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线不低于40分。

(二)对具备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称号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三)在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分别达到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我校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考生录取综合分。具体公式: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综合分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计数保留法。

(四)我校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按照综合分由高到低,分项目优先录取一志愿,在综合分相同的情况下,体育专项成绩高者排名列前。未完成学校招生计划再录取二志愿。

(五)田径项目分为田赛、径赛、全能分类录取;足球项目按非守门员与守门员分别录取;排球项目按自由人与非自由人分别录取;篮球项目限招男生,其它项目按男女混合录取。

(六)考生若已报名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志愿并被录取,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八、其他

(一)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二)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费:2024年学费标准以我校对外公示的价格为准。

(三)具备运动健将及以上技术等级的考生录取至我校后可免除学费。

(四)考生弄虚作假,经查实,取消其当年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考或录取资格,已入学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进行处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744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1月 25日 上午9:04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25日 上午9: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