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被放鸽子,32名研究生未报到,网友:学费太贵上不起

这样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拿到公考岗位比研究生重要,研究生毕业以后还是要去公考的,放弃是不可惜的。

考研难,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就更难了,中政大在国内政法院校里面的地位可是响当当的存在;在这个领域,实力是强过很多985高校的。就是这样今年还是被32位研究生新生放了鸽子,未如期前来报到,等于自动放弃了入学资格。

中政大的一份32人放弃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考研大环境如此艰难的时候,居然有这么多人放弃了211中政大的研究生入学资格,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人难倒脑子想歪了。

中政大放弃入学资格的这32人,不了解内勤的人感到可惜,知情人道出了实情。32人中一部分人可能是通过公考已经拿到工作了,就直接放弃了研究生资格。这样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拿到公考岗位比研究生重要,研究生毕业以后还是要去公考的,放弃是不可惜的。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学费太贵,不想上了。根据学校商学院陈老师说,今年商学院的放弃的学生比较多,往年基本没有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学费太贵了,一年要好几万,一般家庭的孩子真上不起,家长手里的余粮不多了。我说还有一个原因,中政大的商学院是弱势学科,缺钱的家长与学生在考虑性价比了,合计后直接放弃了香饽饽的211研究生。

这里顺便说一下,商学院的研究生一般上学费用都是很高的,中政大的费用其实不算特别高,“两财一贸”的金融类专业基本都10万左右的学费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加上其他开销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接受的,所以培养一位金融硕士,成本是非常高的;大家完全没有必要为放弃的这些学生感到唏嘘。

最后结语

放弃了211中政大研究生资格固然可惜,仔细一分析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被放鸽子,32名研究生未报到,网友:学费太贵上不起,大家应该就知道放弃的原因了。一是有个更好的归宿了,其次是学费太贵,性价比不高,家长与考生最后选择性放弃了。这里要说的是,不有家长与考生无理由地选择放弃211研究生的读书机会的,只是我们不了解个中缘由。

没有来中政大报到的32人,浪费了学校的32个招生名额,还挤占了别人的升学空间,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社会就是这样的考证书的正规网站,谁都想给自己多一份保障,两边下注,最后可以有挑的机会。法大的这32人其实就是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找到了更好的机会了。黄日涵教授说的一句话很实在:你可以不跳槽,但是你要有跳槽的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校方:尊重其选择,已无法补录

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

近日,一则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引发网友热议。这则公示,由中国政法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显示32名2022级研究生新生因故无法按期入学,遂对其进行公示。

公示发出后,不少网友义愤填膺,称这些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却不入学,浪费了招生名额考证培训机构,对其他考生不公。

9月21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相关专业已经无法进行补录,但是学校会尊重这些考生的选择。

一高校教授表示,研究生弃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育机会和名额,建议学生应有敬畏之心,弃学需慎之又慎。

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

9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发布了《关于陆某某等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

公示中写明,该校2022级研究生新生应该在2022年8月28日-29日入学报到。《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于报到日前以书面形式请假,并附相关证明。对于未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的,学校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该公示中,32名未按时报到入学研究生的姓名、专业被公开。其中,内地硕士研究生15名,内地博士生7名,港澳台地区研究生4名,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6名。从专业来看,商学院人数最多,仅工商管理专业就有7人弃学;其他人涉及到法律硕士学院、法学院、数据法治研究院、国际法学院等多个学院。

这则公示引起热议。有网友说,32个求学机会,就这么被这32个人给浪费了;也有网友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的权利,这些学生没有做错什么。

校方称已无法补录

这些考生为何弃学?他们空出来的名额,还能补录其他考生吗?

就这些疑问,2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一位工作人员陈老师(化姓)。陈老师称,这些考生大多因个人原因弃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目前,因录取工作早已结束,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替补录取。

“在录取程序完成之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可能还有递补录取的希望,但是现在程序早已走完,基本没可能再补录了。”陈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学生都是经过正常程序录取的,可能因为个人原因或者其它变故造成弃学,具体原因不便公开。在学生不来报道的情况下,学校只能尊重其个人的意愿。

“其实我们也不希望他们放弃,这相当于浪费了我们学校的名额,他们也确实占用了其他考生的机会。”陈老师说,这种情况并不是每年都有,今年工商管理专业弃学的人较多,也有可能是因为学费较高,每年好几万元。

陈老师称,学校作出公示是非常慎重的。每个弃学的学生,经过学校再三确认,手写签字放弃入学的申请表,提交相关材料走正规程序之后,才最终确认其放弃读研究生的资格。“学校不会随随便便剥夺哪个学生入学的资格和权利。”

专家称学生应有敬畏之心

高校新生弃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有105名全日制本科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当年,福州大学共有119名本科学生放弃入学资格。

有着百人以上弃学数量的高校,似乎每年都有不少。一所高校的资深招办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对于本科新生来说,一些学校每年有这个数字都很正常,并不少见。不过,研究生阶段弃学的比例要低很多。

“其实按照现在的就业和经济形势,不应该会有这么多人放弃读研的资格。”武汉某211高校的罗教授称,对于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放弃读研并不是那么容易。从每年弃考的专业分布来看,弃学的研究生主要集中在专业硕士(如工商管理硕士类)以及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些专业有的学费高,有的利于在职的人进行深造;同时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培养方式等方面有不少的差别,这些因素都很容易让人动摇,放弃学习资格。

罗教授称,弃学的考生中,也不排除有其他普通专业的。有些考生因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而弃学;也有的是被调剂到相关专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校方:尊重其选择,已无法补录,但又觉得该专业无法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想再考一年;或者是因为身体等原因弃学。

“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们可能并没有错。”罗教授表示,但在个人之外,不仅浪费了学校设立的这数十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名额,对同期其他的考生也有些不公平。

罗教授建议,学生对社会、对周边的人要有敬畏之心,放弃学业不能太随意,需要深思熟虑之后审慎作决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816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1月 27日 下午9:04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27日 下午9: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