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考,目标财经类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要错过!报考指南请收好~

作为财经类的211强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备受北京考生和家长喜爱,往年都是报考热门院校。今天北京高考资讯(ID:bjgkzx)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所院校院校实力及在京招生情况,建议收藏分享~202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办宣讲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值得报考吗?

北京高考资讯团队

争取给你更好的、更新鲜的高考资讯!

“世界上凡是有贸易往来的地方,就有贸大人的身影”。作为财经类的211强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备受北京考生和家长喜爱,往年都是报考热门院校。今天北京高考资讯(ID:)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所院校院校实力及在京招生情况,建议收藏分享~

一、院校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商务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对外贸易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的高级商业干部学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科优势明显,现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等12个一级学科,涵盖经、管、法、文、理、工六大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二、在京招生情况

1、招生计划

2022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京共在2个批次招生,共计招生173人。分别为:本科普通批146人、本科提前批普通A段27人。

以下为2022在京招生计划数及选科要求,一起来看

2、在京录取分数

三、就业情况

1、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及毕业去向

北京是2022届毕业生就业最集中的地区,在京就业的本科生占比42.19%。

2、国内深造与出国(境)深造

除本校外,录取本科毕业生前三位的院校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毕业生国内升学院校总体质量高,“双一流”院校录取毕业生653人,占比96.6%,比去年同期增加62人。

2022届本科生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人数445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23.17%。

3.就业单位性质与行业

2022届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最多,达到1053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考考证含金量排行榜,目标财经类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要错过!报考指南请收好~,占总就业人数的37.77%,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2022届就业毕业生中,就职于金融行业人数共1078人,占就业总人数38.67%。其中银行系统就业共517人,占金融行业就业总人数47.96%。

除金融行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考,在IT行业、教育、科研行业和政府机关就业比例较高,分别为13.52%、11.62%和8.14%。其中IT行业主要有华为、北京三快、京东、百度、小米等企业,政府机关以商务部、外交部、海关系统和税务系统为主。

202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办宣讲会

财经行业中最认可的“两财一贸”三大高校之一,被海内外誉为”中国的哈佛“、”外经贸黄埔“、”CEO的摇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值得报考吗?在京招生情况如何?人才培养模式是怎么样的?

3月16日(周四)晚上七点半,202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办宣讲会届时会与大家见面,你想了解的问题都会得到答案!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直播间听讲(建议提前预约不错过)

写在最后:北京高考资讯持续关注高校录取分数、高考政策、高中知识点干货、强基综评、学科竞赛等内容,欢迎关注并分享公众号给更多需要的同学或家长,点点关注不迷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志愿填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招生辅修专业与主修一同上课考核

直播嘉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办副主任顾新宇

2019在京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2019年我校在北京计划170人,其中本科批次143人(文科65人、理科78人),提前批次27人(文科17人、理科10人),特殊类型计划(包括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等)不包含在内,单列计划。

招生专业

今年的招生专业大类有九个,具体在北京招生的有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经济学类、金融学类,金融学院的金融学类,国际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类,法学院的法学类,英语学院的外国语言文学类,前三个学期课程相同,第三学期进行分流,第四个学期进入到具体分流专业就读。其中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经济学类,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和财政学三个专业;金融学院金融学类下设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三个方向;国际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几个方向。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着商务英语、翻译、英语财经新闻方向几个专业。我们同时还有两个实验班以及保险、精算、经济统计学等单独招生的专业,考生报考时可以平行报考,选择多样,但注意要拉开梯度,结合兴趣。另外特别注意我们所有的小语种都是专业招生考什么证赚钱多,设置在提前批次。

2019年我校重磅推出国际商务专业,该专业是首次在高考中直接专业招生,不划归至大类中。国际商务专业在我校由来已久,研究生培养在全国名列前茅,本科阶段在学院一直以实验班形式选拔培养,今年首次以成熟专业投放至高考中招生。我校国际商务课程设置从全球视野角度出发,主要学习商业运行环境、制度、文化环境、企业运作商业逻辑等,培养学生未来能够运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涉外经济商务活动等。

贸大的实验班如何进入?

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目标是向国际组织以及为我国国际发展事业和跨国公司提供专业人才储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志愿填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招生辅修专业与主修一同上课考核,学生要学习国际经济、商务、法律、管理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拥有娴熟的中文、英文、法文语言能力,大三需要去法国进行交换。

量化金融实验班是我校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下的特色实验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精通金融量化技能,熟稔金融市场实践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通过完备的数理、编程和金融理论融合的课程体系,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够在量化投资、金融产品设计及定价、风险管理、金融资产管理等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务工作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班级只招理科生。

进校后还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通过选拔进入相应实验班,例如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三语人才培养实验班,金融学院的鸿儒金融人才培养实验班、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色班、金融风险管理FRM特色班、金融科技实验班,国际商学院的全球管理实验班,法学院的涉外型卓越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保险学院的精算与风险管理实验班,英语学院的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实验班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转专业政策

转专业一般在入学后学院内有实验班选拔、大一下有语言类专业转入阶段、大二上有非语言类专业转入阶段,同时还有大类专业分流,相当于有四次转专业机会。当然学校主要推荐学生攻读辅修双学位,共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24个辅修专业,19个双学位,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和主修学生一起选课、上课、考核,无单独小班或者降低难度培养,且辅修双学位可以正向、逆向转化。

国际化培养及升学就业

国际化是经贸大学的立校之本、特色之源、发展之基。我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不论是专业认证、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还是师资配备、招生就业、校园文化,都充满着国际化的血液,例如我校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学校常年开设的双语课程60余门;每年派出600多名学生赴海外进行短期交流、长期交换,学分可以互认,且有机会进入到联合国、WTO、欧盟等国际组织实习和任职,2018年我校推送了24名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和任职;同时开设极具特色的暑期学校,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授课,让学生充分体验不出国的留学,该部分为学生的必修学分。

我校素有“中国最好就业大学”之一美誉,2018年本科就业率达99.43%。每年约三分之一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到海外深造,留学目的地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香港等地,深造院校质量层次较高,到世界大学前50名大学深造占比36.60%,具体学校包含芝加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读研占本科总人数24.60%,除考取或保送本校读研外,录取我校毕业生前三位的学校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双一流”高校录取我校毕业生占比97.33。剩余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直接就业,就职金融行业人数最多,银行系统居首位,其余有大型国企、知名外企,商务部、外交部每年都可以看到我们毕业生的身影。

对外经济贸易硕士,202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院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商务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国际商学院自1982年成立伊始,全面引进美国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和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原版教材,融合中国经济环境下的商科理论和企业管理实践,创建了独具特色、贯通中西的工商管理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

2014年10月,学院正式通过国际认证,成为中国大陆首个财经类大学获得此认证的商学院。2016年8月,学院正式通过国际认证,成为中国大陆第15所获得国际认证的商学院,成为中国大陆第9所同时获得和两大国际认证的商学院。2017年6月,学院正式通过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地区仅有的前6所、北京地区前3所同时获得、、三大认证的领先商学院。2017年8月,学院正式通过AMBA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5所同时拥有、、AMBA三大国际认证的商学院。2017年12月,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A,位列全国前2%-5%。2019年5月,学院正式通过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会计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认证),成为教育质量认证A级成员单位。2022年,会计与财务管理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专业硕士学位简介

1.项目概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10年获批会计硕士授权点,培养单位为国际商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of ,简称)学生的培养依托于国际商学院雄厚的教学力量和一流的教育品质。项目于2011年招收首届全日制学生,于2013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学生,目前拥有在校生200余人,校友1400余人。

学校项目依据国际认证(、)标准制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2012年,项目通过香港会计师公会()认证和澳洲注册会计师公会认证;2014年,与普华永道签订“领英萃-硕士领英计划”;2015年,与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荣膺会计硕士深化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8年,项目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档,位列全国前7%-15%;2019年,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21年,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与德勤企业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项目的学生应该:

■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中国国情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感

■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及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

■具有对现有知识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质疑的能力

■具有在现实的企业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3.项目理念

教育的意义,在于给学生带来最大的增值:

帮助学生成功、幸福学什么技能好,实现人生价值!

4.项目特色

■前瞻的全球化视野,以国际文化背景的多元校园为平台,与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机构全面合作;

■学校优势师资结合企业及外籍教师,打造精英荟萃的师资团队;

■名牌课程突显会计财务学科优势,凝练“资本市场+会计”特色;

■以实务能力培养为重点,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对外经济贸易硕士,提升复合型专业能力;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校外导师、职业资格认证、企业合作、俱乐部、校友分享等途径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以及社会资源平台;

■与MBA项目高度整合资源,发挥综合优势。

报名

详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所列的报考条件和报名程序。(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考试

(一)初试

1.联考的初试科目:

①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 英语(二)

2.初试时间:2024年12月21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具体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二)复试

1.复试时间安排、复试名单及具体复试要求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请考生自行查询并下载相关材料。

2.复试科目:①会计专业知识②思想政治理论

3.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年度招生计划和生源质量情况,确定进入我校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复试分数线)。

4.复试前学校将再次进行资格审查,严格采取人证识别及相关信息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考生的身份审核及报考专项计划、享受照顾(含加分)政策的资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条件者,不予复试、录取。在任何阶段如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我校将取消该生录取资格对外经济贸易硕士,202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后果由考生自负。

5.实行差额复试。具体复试方式以及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学院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确定。

6.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7.我校认为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体检

我校暂定将复试体检与新生入学体检合并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

录取

学校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文件,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1.录取考生必须在我校规定的期限内将档案调入我校,毕业时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按定向协议办理。

2.学费:拟定为5万元(两年共计),可一次性缴清,也可按年度缴纳。

培养和学位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其他

1.达到国家复试标准,但未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联系调剂单位。

2.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本人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3.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由军队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4.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文件不符的,以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为准。未尽之处以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为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860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2日 上午9:08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2日 上午9: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