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学院项目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国际商学院高度注重内在质量和外在品牌的双重提升,融合了管理与会计、财务和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整合平台。先后顺利通过国际认证、国际认证、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AMBA国际认证,成为了同时囊括国内外针对商学教育最权威认证的优秀商学院。同时,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位列全国前2%-5%。
我校国际商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项目依据国际认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于国际商学院雄厚的教学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2012年,项目通过香港会计师公会认证和澳洲注册会计师公会认证;2014年今日直播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2024年专硕招生宣讲会,与普华永道签订“领英萃—硕士领英计划”;2015年,与ACCA签署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学什么技能好,荣膺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批深化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成功申报关于“资本市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8年,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位列全国前7%-15% ;2019年,通过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获评A级成员单位,同年,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学生培养硕果累累,包括我校国际商学院学生荣获2014年全国优秀学位论文、2016年PEAK TIME全球商业策略竞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一等奖、2017年新三板价值分析大赛华北赛区一等奖等。项目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近四年全日制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100%,非全日制毕业生超过60%实现了升职加薪或转换行业,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楼814、815室
邮编:
电话:/4383/2603
邮箱:
网址:(国际商学院)
新浪微博:对外经贸大学
微信公众平台:对外经贸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招生专业介绍——信息学院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招生」出品
信息学院
01.
学院概况
信息学院成立于1986年,以信息科学为立院之本,以培养适应于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为己任。目前学院有电子商务系、信息管理系, 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系。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 国际化率达90%以上, 学院还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数十人担任兼职教授。近年来,学院教师取得百余篇(部)有较高影响力的教学科研成果。同时学院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近三年共派出多名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和实习实践。我院培养的学生以文理兼通,实践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深得用人单位欢迎, 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水平,毕业生遍布国内外知名企业。
02.
培养特色
学院依托学校在经贸、金融和商务管理等方面的传统优势,顺应新技术的变革与商业模式的演化趋势,设立以国际化和复合型为特征的新兴专业,培养信息技术能力与管理科学知识互通互融的复合型人才,帮助同学们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学院本科招生既有传统的“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授予管理学位的专业,也有授予工学学位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本科新兴专业。
03.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同时还有一支由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金融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领域知名专家数十人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学院坚持研以治学,研以致用的思想引领学院教师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将解决中国问题、赢得国际认可作为衡量学术成就的标准。目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已经与中国的信息化发展趋势高度契合,逐步形成了面向现代服务业的电子商务、信息管理、金融科技、数字贸易、社会网络、供应链管理、商务智能、决策优化以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若干研究方向。同时学院教师有多人担任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科技部、海关总署咨询专家,2人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04.
学术研究
近三年来,我院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横向课题5项,项目经费总计达510万元;发表SSCI、SCI、EI论文149篇,其中A类国际期刊8篇,A-类国际期刊7篇,B类国际期刊2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被政府采纳的研究报告2篇,1篇获得副总理以上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特色专业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6项;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精品课程9项。
05.
毕业去向
信息学院毕业生连续多年保持高质量充分就业。学院就业工作思路清晰,培养学生目标明确,积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和优质的就业服务。学院注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量身打造的知识体系和课内外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国内读研集中在知名985、211院校。留学深造集中于国外一流学府, 包括: 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经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 大型央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服务系统、外企公司、计算机等各个领域。此外,还有很多学生进入 微软、IBM、汇丰银行、雀巢、百度、SAP等知名跨国公司
06.
招生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含与保险学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
人工智能
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7.
招生专业介绍
01
招生专业介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专业紧密结合学校财经外语特色,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统计、计算机和外语等学科理论基础,同时具有经济、金融、贸易、物流和管理等行业知识,有良好的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建模与可视化能力,掌握丰富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能够将领域知识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胜任经济、金融、贸易、物流等领域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等工作。该专业按照新工科建设理念,遵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考证书的正规网站,依据产业需求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紧跟技术发展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以 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强化学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能力,强调计算机系统能力和数据建模分析能力培养。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区块链技术基础、与大数据分析、金融大数据分析、推荐系统原理、大数据分析实践、大数据分析等。
人工智能
本专业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科学、数学和认知科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人工智能专业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算法建模和分析设计能力以及面对行业应用问题的实践能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2年招生专业介绍——信息学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本专业以 特色化建设方向为根本,强化与我校其他传统优势专业交叉融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为未来进入金融科技、保险科技、智慧物流、智能商务等领域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和领域知识,成为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人工智能科研、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具有特色领域知识和良好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原理与实践、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知识图谱、强化学习、知识表示与推理、金融风险管理等。
02
电子商务类招生专业介绍
电子商务
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2021软科最好本科专业排名中获评A+,位列全国第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数字贸易”建设主体单位,具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名师、精体化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名师、精品课程&教材、学科竞赛国家奖等荣誉。本专业以鲜明的学科交叉为特色,融合经管法、信息技术、人文社科、外语等多学科和互联网行业优势,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数字经济新业态需求,依托国家级实验中心和数字经济实验室,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国际化、工管融合”的教学理念,通过“三课堂联动”培养学生互联网和数字化素养及思维、商业洞察力、实践创新能力。本专业已培养16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质量高,深造率超过40%,海外深造率超过30%。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金融、大数据营销、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拥抱全球数字化浪潮,培养掌握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理论,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与实施方法和技术,具有数字化运营与管理和运用大数据思维提高企业运营决策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国际化特色鲜明,提供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重视实验实践教学,与SAP、IBM、中国银联、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BAT等大型企业和组织保持长期紧密合作关系。依托我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数字经济实验室,针对数字经济创新活跃、注重实践应用、跨界融合特点,持续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商务智能、IT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物联网服务与管理、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建设与实施。
03
非高考招生实验班介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 数字贸易」实验班
数字贸易实验班前身是创建于2017年由信息学院和经贸学院共同培养的跨境电商实验班。2020年起,该实验班升级为由信息学院、经贸学院和统计学院三强联合联袂打造的全新实验班,主要面向本院大一新生择优录取。该实验班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经济管理、计算机及统计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趋势,能从事数字贸易相关运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二次选拔的方式进入实验班进行学习。
主要课程:宏微观经济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财务会计、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商业分析与整合实践、数据库系统原理、机器学习实践、 与大数据分析。
04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保险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大数据保险双学位项目面向数字经济国家战略需求,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抓手,以促进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市场活力为着力点,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数字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工科+经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与大数据相关学科思维,掌握前沿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法、技术和分析工具,熟悉保险金融行业的运行逻辑与最新发展趋势,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和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金融等行业的深入应用,能够在金融保险机构、数字科技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事智慧保险、保险科技等数字金融、数字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项目运营、产品研发、设计和管理工作。
08.
国际交流
信息学院一向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成效显著。学院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中文本科留学生专业和“国际商务与跨境电商”英文硕士留学生专业;教师国际化率接近100%,开设多门双语及全英文专业课程。学院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国际交流互访、科研合作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密切合作。学院主办及承办“互联网+、大数据和商业创新国际会议”、“运营管理国际学术论坛”,并邀请国外学者在暑期国际学校讲授学科前沿课程。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知名大学联合开设本硕一体化及短期交流等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多种深造机会。
信息学院师生新生参观伟大的变革展览
2022年1月18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信息学院本科生支部与 退休教师支部共建活动
09.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5028
学院地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求索楼10层
学院网址:
学院传真:
学院邮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教授
·教师简介
郭云南,教授
郭云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教授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博学楼1225室()
电子邮件: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博士(2008年–2012年)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访问学者(2010年9月–2011年9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 经济学硕士(2006年–2008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 理学学士(2002年–2006年)
工作经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教授(2021年1月-至今)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访问学者(2017年9月–2018年9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副教授(2016年1月–2020年12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讲师(2012年8月–2015年12月)
教学课程
宏观经济学(本科)、微观经济学(本科)、经济学原理(本科)、经济学导论(本科)、应用微观经济学专题(博士)
研究领域
发展经济学;农村发展;宗族网络
课题
主持人,2023.1–202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村委会结构特征与公共品有效供给:基于村庄选举和宗族的互补机制分析”(批准号:)。
主持人,2018.1–202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基于传统宗教、宗族及其交互机制的分析”(批准号:)。
主持人,2014.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村庄选举和宗族相结合视角的农户投资融资行为研究”(批准号:)。
主持人,2016–201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信仰的力量:传统宗教与村庄治理”(批准号:)。
主持人,2012–20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进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何如此之高?以宗族网络为基础的社会保险”(批准号:)。
参与人,2017.11–202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保险精算的精准扶贫研究”(批准号:)(主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黄薇老师)。
参与人,2018.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医患关系的微观大数据分析:患方医暴与药价改革如何影响医生行为及患者福利?”(批准号:)(主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赵昕老师)
参与人,2015–201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新常态背景下的财税政策作用机制研究”(项目号:-01)(主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李明老师)。
参与人,2016.1–201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信任程度对于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基于事务所和签字审计师层面”(批准号:)(主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李莉老师)。
参与人,2013.5–201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宏观视角下的跨境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研究”(批准号:)(主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王天一老师)。
参与人,2013.7-2014.6,国际合作研究境外机构委托项目“中国城市居民环境满意度研究”(批准号:)(主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王春华老师)。
参与人,2013–201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数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项目号:-01)(主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陈志鸿老师)。
论文
郭云南、王春飞:《姓氏与合作: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公共品供给》,《世界经济》,2022年第8期,第180–204页。
王春飞、郭云南:《半强制股利政策与股权融资成本》,《金融研究》,2021年第8期,第172–189页。
, Guo, and Yang Yao, , , and : from , of , 2020, Vol. 48(2), pp.465–482.
郭云南、王春飞:《第一大姓当选是否会促进创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经济学(季刊)》,2020年第19卷第4期,第1355–1374页。
Wei, Wang, and Guo, Does – Rule ?, of and , 2019, Vol. 63, pp. 4–23.
郭云南、王春飞:《中国农村宗教与公共品投资》,《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16卷第4期,第1289–1310页。
郭云南、王春飞:《本土宗教、宗族网络与公共财政》,《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16卷第2期,第833–858页。
郭云南、王春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自主创业》,《经济学(季刊)》,2016年第15卷第4期,第1464–1482页。
郭云南、姚洋、 :《宗族网络与村庄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第73–89页。
郭云南、姚洋:《大姓当选:生产性投资还是收入分配》,《金融研究》,2014年第11期,第191–206页。
郭云南、姚洋:《宗族网络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管理世界》,2013年第3期,69–81页。(荣获第七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提名奖,2016年10月9日)
郭云南、张琳弋、姚洋:《宗族网络、融资与农民自主创业》,《金融研究》,2013年第9期,第136–149页。
郭云南、姚洋、 :《正式与非正式权威,问责与平滑消费:来自中国村庄的经验数据》,《管理世界》,2012年第1期,67–78页。(荣获第六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提名奖,2014年8月29日)
郭云南、姚洋、 :《宗族网络,农村金融与平滑消费:来自中国11省77村的经验》,《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1期,32–45页。
张晋华、郭云南、黄英伟:《社会网络对农户正规借贷的影响——基于双变量模型和SEM模型的证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83–93页。
王春飞、张雅婧、郭云南:《中央预算执行审计:问题及整改》,《学术研究》,2016年第9期,第111–116页。
郭云南、张晋华、黄夏岚:《社会网络的概念、测度及其影响:一个文献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第122–132页。
王春飞、郭云南:《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与媒体关注度——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教授,2015年第6期,第3–9页。
郭云南、徐谦、刘明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效应的分解》考证书的正规网站,《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第9–17页。
Wang, and Guo, 2011, Do Tax Cuts Lead to , of , Vol.4, No. 4, pp. 197–209.
郭云南:《转型经济中劳动力迁移对非农就业的影响——中国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9–15页。
徐冬林,郭云南:《R&D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时滞效应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36–43页。
工作论文
“ , Rule, and ”, with , in
主要荣誉及获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