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研究所简介

韩树,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传播系教师,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在读博士研究生。李龙飞,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刘淇,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美君,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2020级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

已毕业团队成员

张园,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博士,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编辑与出版。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电子政务》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基金多项。

李沙,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长安大学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美学等。

黄珞,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考证书的正规网站,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武汉大学电影学硕士,陕西电影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社会思潮传播与文化变迁。

李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网络伦理。

赵琛,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思潮传播、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舆论引导等。

朱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企业品牌传播。

黄方楠,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中南大学文学学士,英国华威大学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思潮传播、网络舆情传播、智能传播。

乔婷,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新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网络舆情、文化传播等。

邝岩,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舆情、科学传播等。

陈盼盼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陕西师范大学传播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

寇杰,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博士,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复杂舆论与信息内容风控评估、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

吴德林,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19级硕士。郑州大学广播电视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短视频传播、网络舆情。

刘佳怡,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方向:声音传播。

薛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0级硕士。北京交通大学法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交媒体舆论传播与引导、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等。

赵睿妮,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0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舆情、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网络思政教育等。

黄斌,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0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乡村传播。

郝晨琰,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0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网络与青年亚文化。

苗孟雪,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0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交媒体传播、舆论舆情与社会治理等。

朱龙浠,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1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健康传播、城市形象修复、政治传播、舆论引导等。

房欣怡,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1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传播、社交媒体传播。

吴千蕙,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1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李春浩,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方向:舆情与社会治理、媒介形象等。

在读团队成员

史楠,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等。

刘娇杨,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李聿哲,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学、新闻实务、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等。

卢迪,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生。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思潮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魏媛媛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研究所简介,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舆论引导、媒介与社会、媒介技术。

李宛嵘,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大学理学学士,西北大学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舆情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杨子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迈阿密大学,硕士毕业于波士顿东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全民健康,复杂舆论环境与健康传播。

闫利超,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编辑出版、口语传播。

左畅,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舆论引导、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王禹涵,主任编辑,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实践、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企业品牌传播。

史惠斌,主任播音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传播、舆论引导。

谭成兵,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文学硕士,连续担任两届全国大广赛陕西赛区评委。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传播、广告与文化传播。

张收鹏,主任编辑,高级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获陕西新闻奖、陕西广播影视奖等7项省级新闻奖;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发新闻报道近百条;入选陕西省第7批(2019年)“高校与媒体互聘千人计划”;在《电视研究》《新闻战线》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编著教材著作4部;主持有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等各类课题6项; 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项。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实践、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林禹杉,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视觉符号传播。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社科《健康传播视阈下新媒介使用对我省农村居民健康行为优化研究 》()、《危机语境下政务微博对西安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等6项科研课题。

田烨,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传播、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

韩树,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传播系教师,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在读博士研究生。2012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传播学专业,2010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檀琳,西安交通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健康传播、大众传播与人文教育。

马骁,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新闻史。

王晴,中级记者,西安交通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陕西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账号——陕视新闻微博平台负责人,多次获得陕西新闻奖等省级新闻奖项,参与制作多个新媒体爆款新闻。2019年至今,陕视新闻微博平台在全国省级微博平台排名位列前十。主要研究方向:主流媒体的圈层化传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等。

李龙飞,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曾三次获得陕西新闻奖。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迟凯文,西安交通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社会思潮传播、网络思政。

吴越,天津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博士研究生。本科、硕士均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曾获得陕西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学院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屡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曾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西安市社科基金等省市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9篇。

主要研究方向: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

李灿,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本硕分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讲师,讲授播音发声学、普通话语音、播音创作基础等课程。

刘淇,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社会思潮传播等。

汪智婷,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舆论引导、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等。

杨一帆,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网络舆情等。

刘嘉雨,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舆论传播与引导等。

王子燊,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3级硕士,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传播、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

李依冉,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3级硕士生,兰州大学新闻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社会思潮传播等。

魏雨欣,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3级硕士生,兰州大学新闻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网络舆情传播等。

马婧怡,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4级硕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网络舆情等。

刘美君,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2020级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媒介实践。

梅傲雪,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0级同等学力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媒介融合等。

王一霖,中级记者,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1级同等学力硕士,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西安工作站采编部主任,曾获陕西新闻奖一、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社会治理与媒介生态等。

何大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文化和经济传播学。

刘宏,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主持人。研究方向:网络舆情、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阳扬,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士,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讲师,研究方向:网络舆情、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杜瑶,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2022级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项目招生简章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项目具有坚实的外国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历史及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研究思维能力,掌握本领域及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项目招生简章,具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

外国语言文学在职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按二级学科划分。具体方向划分如下:

1、英语语言文学

英国文学

美国文学

跨文化研究

欧洲文化研究

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

语料库及语篇分析

语言测试

医学英语

3、日语语言文学

日语学与日语教学

文化语言学

话语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日本文学

4、法语语言文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

法国文学

法语教学

一、注册条件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的人员,均可申请同力申硕;

二、招生学院

1、外国语学院

三、提交材料(含电子版文件及扫描图片):

1、申请同力硕士学位资格注册信息表、资格审核表;

2、学士学位证书和学位认证报告(可登录‘学位网’进行认证);学历证书原件;如持国外学位证书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原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

4、科研能力相关证明材料。

四、课程培养与学位申请

申请注册生效后,根据接收注册学院要求,按照学校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考什么证赚钱多,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培养计划,选修研究生课程(具体事项见相关通知),开展相关学习。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含外国语及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后,按规定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关于培养、学位等具体要求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可登录研究生院主页,查看我校相关文件规定。

五、相关说明:

1、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属于非学历教育无毕业(学历)证书;

2、申请人如未按时完成所规定任何注册环节均视为本次申请无效,且逾期不补;

3、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同力申硕人员学习期间,学校不提供住宿;

4、培养费一经缴纳,一律不予退还(如需单位抬头票据网报时须在注册系统对应栏目注明,否则均为个人名称);

5、申请人在向我校申请硕士学位期间,不得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6、在申请过程中,如发现申请人申请材料舞弊作伪或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校将根据有关规定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已授予学位者,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撤销其学位。

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四、资格审查

学院将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者自行登录网上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

五、考核

考核过程主要包括材料评议、综合考核两个环节。

1.材料评议

学院将组织专家审阅申请材料,并对考生的学习经历、学习能力、外语水平、科研背景、科研经历、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工作经历、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专家推荐书、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议,对申请者的书面材料进行全面的、独立的评估和打分。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环节。此环节成绩(百分制)占总考核成绩的30%。

通过材料评议的申请者名单将公布在前沿院主页()“学生工作”版。

2.现场确认、综合素质测试、综合考核

(1)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申请者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原件、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原件、科研成果和能力证明材料原件、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等。应届生须携带学生证原件,往届生须携带学位认证报告。

(2)综合素质测试

综合素质测试报告作为综合考核的参考,不计入总考核成绩。

(3)综合考核

学院将成立综合考核专家组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鼓励使用英文)。综合考核主要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主要考核申请者的思想品德、诚实守信、学术道德、专业知识、科研志趣、科研能力、科学精神、专业伦理、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潜力等方面。考核专家进行无记名评判打分。综合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此环节成绩(百分制)占总考核成绩的70%。

同等学力考生在综合面试阶段须加试由学校组织的自然辨证法和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持境外学位考生在综合面试阶段须参加政治理论考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现场确认、综合素质测试、综合考核、政治理论考试等时间另行通知。

六、录取

根据招生计划、考核实施细则以及考生考核综合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全面衡量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按照导师分组进行双向选择,择优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最终上报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审批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档案一律调至我校,毕业后自主择业。

重复录取的考生,学校有权取消其录取资格,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七、相关费用

(一)学费

2023级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费为1万元/人•年。

(二)资助体系

我校博士研究生奖助金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助金和“三助一辅”岗位津贴西安交通大学同等学力研究生,以及临时困难补助和绿色通道等。学校累计资助时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均不超过4学年,直博生不超过5学年。学校统筹评定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社会奖助金。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当年不得享受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助金依据设奖人的意愿进行奖励,可以与国家奖学金或者学业奖学金兼得。

详情请查阅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主页()相关文件。

八、入学时间

2023年9月。

九、违规处理

考生应自觉遵守有关招生考试规则和纪律,信守承诺,服从管理,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维护招生考试公平、公正和安全。对于考生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申报虚假信息、材料不实、考试违规或作弊行为的,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招生咨询

联系人:朱老师

咨询电话:、

电子邮箱: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西二楼A310办公室、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19号楼2051办公室

十一、其他说明

1.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依据《2023年推免生接收章程》执行,入学前按照学院通知做好博士生网上信息确认、博士报名登记表填写等相关信息填报及确认工作。

2.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通过资格考核方式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资格考核实施办法》文件执行,报名和考核要求另行通知。

3.招生目录中有合作导师的招生方向,考生选择主导师报考,合作导师不独立招生。

4.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检,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5.考生应通过定期查阅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前沿院官方网站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主动了解考核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6.如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或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考证书的正规网站,学院将对实施细则做出相应调整。

7.考生在招生过程中有异议的,可实名向学院反映。学院研究生招生监督邮箱:。

8.其他未尽事宜按照《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执行,本实施细则由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2年10月15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993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11日 上午7:06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11日 上午7: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