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最权威的法律学府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最权威的法律学府图1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以法学教育和研究为主导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法律界的摇篮。作为中国的法律学府,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位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法律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法学高等教育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排头兵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法学、法律史、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最权威的法律学府,具有博士、硕士、硕士后doc等各级研究生培养资格。学校有丰富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涵盖了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著名学府考什么证赚钱多,中国政法大学在教学、科研、学术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教授、研究生导师比例较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术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国家和行业的认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法律人才,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公务员和法律学者等。

中国政法大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地的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参与国际法律教育合作项目,为国内外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留学和实习机会。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法律研究和公共政策制定,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还致力于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设有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等机构,为公众提供法律服务,帮助弱势群体维护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著名学府,是我国法律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学校将继续秉承“严谨治学、求实创新、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校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最权威的法律学府图1

作为中国的最高法律学府,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为“法大”)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最优秀的法律人才,推动法律学术研究和法治建设。法大不仅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还拥有完善的法学教育和研究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其在法律行业中脱颖而出。

法大的历史与成就

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以法学教育和研究为主导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法律界的摇篮。自创立以来,法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其中不乏杰出的法学专家、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大在法学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和赞誉。

法大的师资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这些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成就,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和帮助。

法大的法学教育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教育体系完善,涵盖了法学专业的各个领域。学校开设了民法、刑法、行政法、国际法、民商法、经济法、法学史、法律哲学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选择。此外,法大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实习、实训、模拟法庭、辩论赛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法律技能和职业素养。

法大的科研实力

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研究和学术创作方面有着强大的实力。学校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如法律史研究中心、国际法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等,这些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法大教师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学术研讨会和研讨会,展示了法大的学术实力。

法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地的法律学院和知名法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与哈佛大学 Law 、牛津大学 Law 等著名学府进行了交流和合作。此外,学校还设有英文法律教育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英语法律教育。

法大的社会责任

作为中国的法律学府,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设有法律咨询中心,为学生和公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方案。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为农村地区培养法律人才、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等。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最权威的法律学府 图2

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最权威的法律学府之一,其丰富的法学教育和研究资源、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法学教育体系、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积极的社会责任使它在法律教育和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最优秀的法律人才,推动法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多多权威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院校专业解析——宪法与行政法学

安安科普时间: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是法学下面的学硕,属于狭义的法学(0301)下面的二级学科。

法学有六个一级学科的,分别是法学(0301)、政治学(0302)、社会学(0303)、民族学(0304)、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公安学(0306)。

大家记住一点哦,广义的法学是包含了这六个一级学科的,狭义的法学就是法学,即0301这个法学一级学科,基本上很多同学说自己要考法学也是指的考这个。

首先,安安姐带大家了解一下法学的国家线:

法学的国家线2019是320分,这也是历史新高的一次,本来在考研的十三大学科门类里面,最热门的是经管类,其次再是法学和教育学居中,最后是农学啊理学这样的比较冷门的专业。但是法学也有热门不不那么热门的专业,比如热门难考就业好的民商法、刑法、经济法等,今天安安姐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民商法学这个专业在中政具体的报考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本校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位于中国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中国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立格联盟”成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学什么技能好,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唯一拥有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法律、政治学院校,被誉为“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也位于“五院四系”之列。

五院四系科普:

五院四系是针对法学专业的一个说法,如果大家是法学相关专业,那对五院四系一定

不陌生,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的简称,这几所高校在法律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并且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话,这几所学校的校友关系网很强大。

其中五院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系包括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以及武汉大学法律系。

五院四系是法学考研里面比较热门的院校,其中中国政法以及四系的法学相关专业考研难度比较大,其他四所院校相比之下难度会稍微下降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是西南政法和西北政法,性价比一般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华东政法,性价比相对较低的是中国政法和四系

考情分析: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

政治、英一、701法学综合、8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校情况

宪法与行政法学在中政的法学院招生,法学院是中政的骨干学院,是我国理论法学和公共法学教育研究的重镇。法学院的专业除了法硕招生都不是很多,基本个位数,最多的就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这个专业中国政法大学考研院校专业解析——宪法与行政法学,也是学院招生最多的一个专业,今年招生人数40人,最高分405分,最低分320(3个少干1士兵),平均分的话375分。

拟录取名单:

这是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的拟录取名单,红色标注的是初试的分数,这里截取的是部分名单,整体来讲的话除了专项计划,普遍分数的话还是375左右。

专业对比:

同学院的各个专业除了法硕其他专业基本招生都不多,基本都是个位数,其中就属宪法与行政法学这个专业招生最多,但是整体分数来看的话,基本法学院的各个专业分数都是370+的,也就是我们至少按照最低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行。

学校对比

今天安安姐主要对比人大和武大两个学校,宪法与行政法学这两个专业无论是人大还是武大,招生都是很少,个位数,作为四系(五院四系)来讲,考研整体难度会高一些,但是我们没有必有必要去为了那点学科实力而把自己的考研难度拔得那么高,所以中政的话相对而言学科实力和考研难度都是最佳的选择了。

中国人民大学2019拟录取名单:

武汉大学2019年拟录取名单:

好了,安安姐直接给大家总结一个表格,简单粗暴来看吧:

总结:

从分数来看的话,武大的分数会高一些,平均分基本是387分,人大和中政的话分数差不多,相差4分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但是整体招生中政多很多,给统考生的名额和机会更大。

关于复试

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满分为100分)、专业课面试(满分为100分)、外国语听力测试和口试(各占50分,满分为100分)。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30%+专业课面试成绩*50%+外国语成绩*20%。

考生总成绩中,初试、复试成绩各占50%权重。

总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初试满分为500分的专业:总成绩=初试总分/5*50%+复试成绩*50%

由此可见,中政初复试各占比重50%,但是如果你有发表学术论文的话还可以提交材料申请加分,也就是安安姐常说的学术背景优化,导师还是非常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所以中政才会在专业课面试中加分20分(不超过20分)这个的加分,复试成绩或专业课面试成绩未达60分者,不予录取。

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事务管理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事务管理办法

法大发[2015]11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依法治校,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法律事务管理,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章程》中国政法大学是,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法律事务是指涉及学校的权利、义务,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包括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诉讼、仲裁案件的处理以及学校治理过程中的有关法律事务。

第三条 学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和权责体系,防范法律风险。

第四条 学校法律事务管理实行统一归口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 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学校办公室下设法律事务办公室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事务管理办法,具体负责学校法律事务工作,其职责为:

(一)拟订学校法律事务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

(二)审查以学校名义下发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三)审查以学校名义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或其他涉及学校法律责任的文书等;

(四)代表学校处理诉讼、仲裁、调解及其他非诉讼案件;

(五)为学校的重大决策及有关事务提供法律意见;

(六)为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单位提供法律咨询;

(七)根据需要,聘请法律专业人员代理学校处理法律事务;

(八)办理其他相关涉法事务。

第六条 学校各职能部门和院级单位,按照校院二级管理的规定具体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法律事务,具体包括:

(一)根据学校授权,对外代表学校进行具体业务洽谈和合同拟定;

(二)负责具体执行有关合同;

(三)负责办理涉及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诉讼或非诉讼纠纷案件;

(四)按照学校规定,将有关合同等事项提交校内负责部门进行会审、风险评估等内控程序;

(五)负责办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发生的其他法律事务。

第七条 学校设立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聘任校内外法律专业人士担任委员,每届任期五年。

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受法律事务办公室委托,参与学校法律事务工作。

第八条 学校法律事务办公室负责审查的一般规范性文件及合同,应聘请1-2名法律专家进行审查,并于7个工作日内出具法律意见;涉及“三重一大”事项的规范性文件及合同,应聘请3-5名法律专家进行审查或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在15个工作日内出具法律意见。

第三章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

第九条 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学校对外签订合同、办理诉讼案件或其他法律事务,应当取得校长授权委托。

第十条 未经学校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或校长授权委托,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学校或部门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或办理其他法律事务。

第十一条 校内各部门办理有关法律事务,需要校长授权委托的,应当申请学校出具校长授权委托书。校长授权委托书由校长签发。

第十二条 授权委托书应当根据所办理事项的具体情况,写明下列内容:

(一)被授权人姓名、职务、所在部门或单位;

(二)委托事由;

(三)委托权限;

(四)委托起止时间;

(五)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受托人应当是学校在编教职工或与学校签订正式聘用(劳动)合同的人员。

受托人必须尽职尽责,维护学校权益考什么证赚钱多,及时向学校报告委托代理事项的办理情况。

第四章 合同管理

第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合同或其他具有合同性质的文件,包括合同书、协议书、备忘录、补充协议、相关附件以及所有其他载有双方权利义务内容的文件。

第十五条 学校各部门代表学校对外签订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应当认真负责,积极预防、消除风险和失误,保证合同有效履行,为学校争取最大利益。

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六条 学校对外所签合同一般包括:

(一)合作办学合同;

(二)科研项目合同;

(三)技术转让合同;

(四)融资借贷合同;

(五)基建修缮工程合同;

(六)物资采购合同;

(七)投资合同;

(八)捐赠合同;

(九)其他类合同。

第十七条 学校法律事务办公室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二)审查合同主办部门提交的合同文件,并出具法律意见;

(三)合同签订的授权管理;

(四)为合同主办部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五)对合同审查记录进行备案、归档;

(六)处理合同法律纠纷。

第十八条 合同主办部门是指经学校授权,牵头或组织办理某项事务,为订立合同而开展相关工作的职能部门或其他工作机构。合同主办部门在合同管理工作中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完善部门合同管理实施办法;

(二)组织合同谈判;

(三)组织合同评审;

(四)落实评审意见;

(五)办理合同签订手续;

(六)协助法律纠纷处理。

第十九条 合同执行部门是指合同签订后代表学校行使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的部门或机构,执行部门可以是合同主办部门,也可以是经学校授权的其他机构。合同执行部门在合同管理工作中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代表学校组织相关部门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

(二)妥善保存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相关合同文件和材料;

(三)定期、不定期汇报合同执行情况;

(四)及时汇报(通报)合同执行中的我方及对方预期的和已发生的违约等情况;

(五)纠纷产生初期,按照合同约定与对方协商处理纠纷,法律事务办公室介入后,配合处理法律纠纷;

(六)处理合同履行后的遗留问题。

第二十条 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依据学校规定、国家法律法规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一)违反程序和规定擅自对外签订合同的;

(二)在合同签订或履行过程中未调查对方资信情况、未认真审查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致学校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三)在合同签订或履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泄露相关信息或者与外界串通,损害学校利益的;

(四)合同主办部门擅自为他人提供担保的;

(五)超越学校授权权限签订合同的;

(六)遗失或擅自销毁、隐匿合同或合同附件,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函件、单据等相关材料的;

(七)应予处分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主办部门和执行部门应当及时将合同文本及所有与合同有关的完整资料原件交档案馆归档,并将复制件报法律事务办公室备案。

第五章 诉讼、仲裁案件及其他法律事务

第二十二条 学校诉讼、仲裁案件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由法律事务办公室、各部门和各单位具体办理。

第二十三条 学校各部门和单位办理诉讼、仲裁案件,应当进行集体会商,确定诉讼策略和方案,注意诉讼时效,广泛收集并保存证据。案情重大的,应当事先将诉讼策略和方案报告学校。

第二十四条 学校法律事务办公室负责督促、协调有关案件的处理。

第二十五条 学校负责办理诉讼、仲裁案件的部门及其承办人,应当维护学校合法权益,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学校报告。

第二十六条 诉讼、仲裁案件办理过程中,办案单位应当认真收集和保存所有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并将案件所有材料原件交档案馆归档。案件终结,承办部门应当对案件产生的原因及办理结果做出分析,并将案件分析报告及所有复制件报法律事务办公室备案。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在年度预算中设立法律事务专项经费,用于专家咨询、案件代理等学校日常法律事务工作。对于涉及学校的重大法律事项需要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法律咨询、风险评估、案件代理的相关费用,应报校领导审批同意单独列支。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校长办公会通过之日起施行。

中国政法大学有什么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院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语种多样、师资雄厚的学院。秉承“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院训,坚守“开放办学、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传承中西文化,语言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了解中外法律制度及涉外法律事务、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致力于我国法律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外国语学院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外语系,2002年正式改制建院。目前学院设有英语、德语、翻译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点(MA)(包括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五个学科)、一个翻译专业硕士点(MTI)。2024年,学院成功获批翻译专业博士(DTI)学位授权点中国政法大学有什么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以法律翻译为特色,标志着学院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式突破。学院下设五个教学科研管理研究所(包括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所、法语语言文学研究所、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和翻译研究所)、三个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研究生外语教研室和西班牙语教研室)、两个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和法律话语研究中心),是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尤其是法律外语高端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回应国家战略需要,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致力于将培养高层次的“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作为己任,依托学校法学优势资源,积极推动“外语+法律”交叉学科发展,努力推进外语与法学的有机融合,已初具成效。英语专业(法律英语实验班)、翻译专业(法律翻译实验班)和德语专业(法律德语实验班)从2021年起,先后实行涉外法治人才本硕贯通培养。2019年英语专业(法律英语方向)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列。2021年德语专业、翻译专业进入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列。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上升了一个台阶,进入到B阵列;翻译专业硕士点第一次参加学科评估进入第一梯队,获得A-。2024年翻译专业获批国家首批翻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培养了一批批兼具国际视野、熟悉法律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考证含金量排行榜,活跃在外交、对外经贸、教育、法律、新闻等各条战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学院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终走在国内前列。从2012年起,创建了以学术英语为核心、以分科英语为特色,通用英语与学术英语并重,英语与专业、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大学英语课程体系。2018年起,作为教育部“一精多会”“一专多能”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示范高校,在我校建立了多语种外语课程体系。

截至2024年10月,外国语学院在编教职工总计113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行政教辅人员15人。专任教师中,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3人,教授12人,其中二级教授1名,三级教授2名;副教授4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76人。学院超半数专任教师具有复合学科教育背景,特别是外语与法学交叉学科背景。近年来,先后有5位教师入选校内高层次人才名录,多位教师在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各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中国法学会、中国仲裁法学会、中国翻译协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等国家机关、实务部门和学术团体担任学术兼职并开展合作,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和国家法治建设做出了贡献。

学院教师不仅承担学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及全校英、德、法、日、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共七个语种的公共外语教学重任,还活跃于法律语言学、法律翻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等科研领域,形成了一支在法律语言、法律文化和法律翻译学木届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团队,也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十三五”期间,我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总计376篇,出版专著68部,编著教材及辅导类书籍25部。科研立项78个,其中纵向项目19个,含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个、重点项目1个。为推动学术交流,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共举办重要学术会议7场、讲座92场中国政法大学有什么专业,全院教师出席国内国际会议约149人次,为教师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学院还先后创办《法律英语国际期刊》(英文)和《语言与法律研究》两个重要学术期刊。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以多语种“外语+法律”为特色的交叉学科群,在法律语言学、法律翻译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学院近年先后荣获“优秀教学集体”“北京市先进教职工小家”和北京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荣誉。在今后的发展中,学院将进一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加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同时,依托我校法科优势资源,拓展法律语言、法律翻译和法治文化研究,继续开发和建设法律特色外语课程,积极助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379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 1月 30日 下午3:10
下一篇 2025年 1月 30日 下午5: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