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业奖学金
学校设有新生学业奖学金和学年学业奖学金。
新生学业奖学金发放对象为一年级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全覆盖。硕士研究生奖励额度为:一志愿考生(含推免生)奖励学费的100%,调剂志愿考生奖励学费的80%。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元/生·学年。
学年学业奖学金发放对象为二年级及以上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全覆盖。硕士研究生发放标准:一等为元/生·学年(奖励比例20%),二等为元/生·学年(奖励比例30%),三等为6000元/生·学年(奖励比例50%)。博士研究生发放标准:一等为元/生·学年(奖励比例20%),二等为元/生·学年(奖励比例30%),三等为元/生·学年(奖励比例50%)。注:2.5 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最后一次发放时,奖励额度减半。
(4)校长特别津贴
学校对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提供“校长特别津贴”,其中推免硕士生资助标准为每生 元,直博生资助标准为每生 元。
(5)“三助一辅”岗位
学校设立“三助一辅”岗位,在校研究生可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同时,学校向在校研究生提供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岗位,学生可根据需要申请。
(6)“绿色通道”制度
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制度考证培训机构,确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允许先入学,后缴费。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可在户口所在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手续比就学地贷款方便、快捷),也可入学后在学校办理就学地助学贷款。
说明:上述奖助政策的资助范围为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在校研究生(不含有固定工资收入的研究生群体)。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在硕士博士培养期间(即“3+1+X”模式的“X”阶段),获取博士生奖助学金。
以上政策如遇调整,以上级公布文件和学校通知为准。
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已公布,具体信息请查看正文。各大院校2025推免预报名通知陆续公布中,点击查看>>>
为切实做好我校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2.申请人须是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就读院校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具体以“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公示备案为准。
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一定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意识,较好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不存在任何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二、接收专业和计划
1.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全日制专业(工商管理除外)可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各博士学位点可接收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详见《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附件1)。其中,直博生(含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总人数一般不超过博士招生总人数20%。
2.普通直博生培养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2年,除享受学术学位硕士生奖助待遇外,还可享受每年元的直博生助学金;中期考核合格后进入第二阶段培养,时间为3年,享受学术学位博士生奖助待遇。
3.普通直博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为硕士生培养。如中期考核不合格,或在第二阶段学习过程中经培养单位认定不再适合继续攻博,并具备攻读硕士学位基本条件的,经导师建议、学院同意和学校批准后方可转为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
4.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相关政策参照《浙江工商大学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本科生遴选方案(试行)》(浙商大校办函〔2023〕68号)文件执行。
三、申请程序
1.考生在规定时间(9月22日左右,具体以教育部公布为准)登录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 (网址:)进行注册、网上支付。
2.考生在规定时间(9月28日左右,具体以学院公布为准)网上报名。符合条件者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我校相关专业提出申请。
3.经学院审核,由学院通过系统向审核通过者发送复试通知,考生网上接受复试通知。后续浙江工商大学免试攻读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学2025年推免生(含博士)接收章程,考生根据学院通知安排参加复试。
四、复试程序
1.10月12日前,各学院组织复试工作,具体复试时间以学院通知为准。复试以面试为主浙江工商大学免试攻读研究生,可增加笔试。复试内容包含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外语水平和培养潜质。
2.复试时考生应提交的材料
考生参加我校推免生复试前需先提交以下材料通过资格审查(提交方式以学院通知为准):
(1)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复印件。
(2)《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考生政治审查表》、《复试登记表》(推免硕士生适用)或《复试登记表》(推免博士生适用),请自行选择适用的表格下载填写,网址:
。
(3)本科前三年的在校学习成绩单,并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参加过有关英语水平测试者(如大学英语六级考试、、GRE、等),请提供相关成绩证明。
(4)有学术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等)和获奖证书者,请提供复印件。
(5)推免博士生还须提供两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的《浙江工商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附件2)。
五、录取程序
录取工作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1.复试时着重评价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外语水平和培养潜质等。根据考生在复试中的综合表现,确定是否拟录取。
2.复试结束后,各学院将拟录取推免生名单汇总表上报校研究生院。校研究生院将审定的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同时,考生的拟录取通知通过系统平台发送,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平台确定接受拟录取信息,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3.正式录取通知书将在政审后于2025年6月下旬由我院寄给学生本人。
4.如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取消录取资格。
浙江工商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
关于学校
浙江工商大学前身是杭州绅士郑在常先生于1911年创办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百十年风雨,时代更迭,学校历经16次更名,12次迁址,一个“商”字一路沿革。2015年,学校成为了“省部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教育部、商务部)共建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深入贯彻2004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时重要指示精神,秉承“诚、毅、勤、朴”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为引领,工商融合、文理融通,凝心聚力、锐意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努力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
关于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2017年成为浙江省唯一重点建设的工商管理优势特色学科,2020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战略共建学科。2023年软科最好学科排行中,位列全国第20位(前7%),浙江省属高校第一。建院45年来,集聚海内外英才,专注立德树人,秉持“每个管院人都发光”的理念,倾心培养数智时代“真正会”管理的人才。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1个,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应用心理、MBA(工商管理硕士)、MPM(中加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等硕士点5个,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本科专业4个,全部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工商管理教指委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衍泰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全职加盟,国家级人才达到11人次。聘任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重鸣为名誉院长,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挺革为实务院长。
近5年,工商管理学科实力和声誉稳步提升。学科获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FT50、ABS四星期刊论文、《管理世界》论文70余篇,论文300余篇浙江工商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100余份。
关于招生专业目录
关于博士生导师
王永贵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数字管理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4—2022年高被引中国学者,《管理世界》编委、《营销科学学报》专业主编、 of 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市场营销与服务营销、顾客关系与顾客行为、顾客创新与电子商务。
陈衍泰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管理学博士、德国洪堡学者、应用经济博士后、公共管理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萨塞克斯大学SPRU等访问学者。入选国家重要人才工程计划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省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等。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国际化等。
俞荣建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链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专业负责人。入选省级领军人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会创新发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中小企业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美国 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毛基业,香港科技大学李家涛教授等国际顶尖学者、物产中大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挺革等担任团队的合作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人才学与人才管理机制等。
孙元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省级高层次青年人才、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数字技术使用管理、企业社交媒体、数字平台发展与管理、线上行为。
李靖华,男,山西五寨人,1970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学士、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和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数字创新与服务型制造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领军人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服务型制造、区域科创走廊。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4项。在《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管理工程学报》《商业经济与管理》、 of 、 of 等期刊发表论文,出版《制造服务化的兴起》等专著5部,《制造服务化手册》等译著6部。
肖亮,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入选省级领军人才、省级青年人才、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拔尖人才。管工与电子商务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商务部国内贸易智库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商务创新研究院院长、浙江工商大学物流与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全国贸易经济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流通30人论坛青年专家委员、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特聘物流专家。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流通模式创新与转型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商务部重大课题、浙江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人民政府委托课题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在《管理世界》《 》等国内外期刊出版或发表论著50余篇(部),被SSCI/SCI收录20余篇;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和省级地方标准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和商务部等重要政府部门采纳50余项。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奖项10余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商务部全国商务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4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3项。、
王晓辰,男,心理学博士、企业管理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省级领军人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创业导师、浙江大学EDP中心兼职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浙江工商大学教坛新秀、浙江工商大学优秀教师、浙江工商大学教学卓越一等奖获得者、浙江工商大学优秀党员等称号。本研究团队包括校外合作实务导师——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利霞。
琚春华,1962年7月生,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电子服务与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省级青年人才、教育部电子商务教指委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创新团队”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A类)“管理科学与工程”带头人、国家级一流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国家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浙江省电子商务与商务大数据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负责人、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
徐蕾,管理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MBA导师,学校绩效聘岗专技二级、西湖学者拔尖人才,省级青年人才 ,获浙江工商大学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长期专注创新创业、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获批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人文社科类)精锐计划项目;主研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十余项科研课题研究。在《新华文摘》《管理科学学报》《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中国高教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点摘编,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撰写的多个管理案例获“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浙江省研究生优秀案例,以及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多次受邀为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能源集团等单位与企业做主题报告及系列培训,为政府机构与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建议。
鲁其辉(1977.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博士后。于2006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工作,2012年9月至今在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作。2012年至今主持国家自科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2项、省哲社课题1项、校青年基金1项,主参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2013年入选省级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先后在美国 of at 、加拿大 做访问学者。在POM、EJOR、IJPE、CAIE、管理科学学报、控制与决策、中国管理科学等杂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十余篇、一级以上近20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教材1部;多次获得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省社科联颁发的学术奖励。多次担任国自科通讯评审专家,常年担任“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等杂志的审稿专家。2017年至今,任“浙江工商大学企业数智化与商务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
肖迪,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学术主任,省级领军人才,曾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卡茨商学院访学,研究领域为平台供应链、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在 & 、《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的案例有8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出版专著3部。曾为浙江物产、西子奥的斯电梯、通策医疗等企业提供培训及咨询服务,并为宁波、温州、福鼎等地政府提供发展规划服务。近年来指导的研究生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毕业论文获得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王节祥,男浙江工商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告,安徽安庆人,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学院党委委员、学术中心主任、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浙江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入选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拔尖人才、省级青年人才、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担任阿里巴巴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创新创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期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易开刚(1973年10月),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文化和旅游IP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成员,浙江省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咨询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曾任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省级领军人才、省级青年人才,任西藏那曲市、浙江省宁波市、湖州市、安吉县人民政府、开化县人民政府等地旅游发展顾问,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特聘教授。
严毛新,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丶统战部部长,“西湖学者”拔尖人才。担任多个政府单位法律顾问,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浙江省青年研究会理事、阿里巴巴良仓创新中心创业导师、滨江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职务。多年专注于教育行政法、市场监管等领域研究。近年来在《教育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课题等十余项研究课题。主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司法》《合同法》《创业法律风险》等课程,曾被评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周先进个人等。
郝云宏(1962.11-),浙江工商大学二级教授,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1997.9-2000.7),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后(2000.10-2003.6);省级领军人才,浙江省优秀博士后;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网络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关注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其他省级项目等10多项,在《 of 》《 & 》《 and 》《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科研管理》等众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数十篇论文被转载、收录、引用和摘登,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曲亮,男,1980年7月生,辽宁大连人。管理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后,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长期以来关注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战略,关注企业治理结构建设。先后主持浙江物产中大集团、浙江盐业集团、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浙江温州国贸集团等众多企业发展战略编制以及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等地的产业与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担任山东博山区政府顾问、中国绿色泵系统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网络治理分会副秘书长,先后担任多家企业顾问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吴波,山东菏泽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省级领军人才、省级青年人才,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咨询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企业国际化、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各类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5部;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管理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区位迁移与企业成长理论与实证研究》获得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通讯评审专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审稿专家。立足浙江县域,服务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耕钱塘、东阳、龙游、缙云、桐乡等区县,协同开展咨政研究,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10余项。主持企业战略规划方面横向课题多项,为浙江农都集团、舟山水产城、杭州烟草、万洋小微园等公司提供战略发展咨询服务。
王永跃,男,陕西咸阳人,1975年07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组织行为与创业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系,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在《管理世界》、《科研管理》、《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部。为本科生、硕博研究生、MPM/MBA学生讲授《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受到好评,曾获浙江工商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因指导的多名硕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工商管理学院导师之星的称号。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领导力与组织中员工的积极心理与行为,如悖论式领导、员工创造力等。
金杨华,男,浙江东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工商大学组织行为与创业管理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社科联“之江青年”浙江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领军人才、省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为数字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和组织发展。在《管理世界》、《心理学报》、《中国工业经济》、《 of 》《 of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十多项。
关于考试
具体内容详见浙江工商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链接:
浙江工商大学免试攻读研究生,通知 | 关于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全国优秀大学生管理学(学术)线上夏令营”的通知
工商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1个,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创业管理和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等硕士点4个,是学校“大商科”学科群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之一,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学科成绩为B+,学科水平位列全国10%—20%。
为彰显工商管理学科的优势,为有志于从事工商管理学习或研究的优秀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选拔的舞台,受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和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科)资助,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将于2020年7月30日至31日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管理学(学术)线上夏令营”,夏令营将通过线上的专业介绍、学术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我院各专业的了解,并安排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选拔工作。
一.
招收对象
1、全国本科院校三年级在校学生(2021年应届毕业生);
2、思想政治品德合格、身体健康;
3、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2.5年的总评成绩排名居年级前25%;
4、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较强研究潜力;
5、英语水平良好。
二.
申请程序
即日起申请者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管理学(学术)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电脑填写)和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稿至邮箱:
相关证明材料包括:
1、本科阶段成绩单(教务部门盖红章扫描件);
2、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排名(教务部门盖红章扫描件);
3、英语水平证明扫描件;
4、已发表论文(包括封面、目录、全文,如有);
5、各类获奖证书;
6、其他材料。
所有扫描文件整理成一个PDF文件,并以“姓名+学校+附件材料”命名。
报名截止日期:2020.07.23
注意事项:
(1)申请邮件主题均请使用“2020年夏令营申请+学校名称+申请人姓名”;
(2)所有申请者请提前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议题,准备一个研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预期结果、预期贡献),在夏令营时,学院会组织老师进行辅导,然后进行汇报,作为面试考核的一部分。
报名结束后,由学院组织教师对申请者受教育背景、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审查浙江工商大学免试攻读研究生,通知 | 关于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全国优秀大学生管理学(学术)线上夏令营”的通知,择优确定进入夏令营的学生名单,并以邮件和电话的形式将报到的时间和地点通知入围者。
三.
活动日程初步安排
四.
优秀学员选拔与相关政策
第一,凡被录取为正式营员的应届本科生,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研究生、并于2021年正式录取成为我院研究生后,我院将为其提供3000元-5000元不等的奖学金。
第二,对于有意于攻读我校硕士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学免试攻读研究生,可填写《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攻读研究生意向表》,在夏令营期间,学院将组织专家组对填写过“意向表”的学员进行面试考核。若面试考核通过学什么技能好,且学员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并报考我院的学员,可直接录取为我院2020年研究生。
五.
其他
1、夏令营的所有环节都是考核和接收推免生的基本要求,缺席任何一项活动都视为自动放弃推免资格。
2、填写《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攻读研究生意向表》并通过面试的学员,获得工商管理学院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候选人”资格,获得候选人资格的学生需在教育部下达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要求后,再次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审查并经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院审批后方能确定接收资格。
3、我院2020年研究生暑期学术夏令营如有与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院政策相冲突之处,以学校研究生院政策为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