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如果说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那么高标准农田就是耕地中的精华。
二、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与意义?
200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注意什么?
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治宜,实行差别化整治。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招投标、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要求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批,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并向粮食核心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倾斜。
根据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在信息平台上填报农田建设项目的工作信息包括任务下达、初步设计审批、实施管理、竣工验收。
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农田建设工作。项目实施应当严格按照年度实施计划和初步设计批复执行,不得擅自调整或终止。确需进行调整或终止的,按照谁审批、谁调整的原则,依据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复。
由地(市、州、盟)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验收项目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批,高标准农田建设最值得被关注的五个点你知道吗?,验收结果应报省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应当用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田间机耕道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损毁工程修复和农田建设相关的其他工程内容。资金由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共同管理。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能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切实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建设好,让“旱能灌、涝能排”、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解决水、肥、药的减量增效,发展绿色农业,让广大乡村变成“看山望水记乡愁”的美丽家园。
解决碎片化零散耕地问题,建设规模化的高标准农田提升农业规模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解决一直以来存在的小农户抗灾、减灾能力差的问题,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基础。为应对现代或未来农业将要面临问题如:”土传病害、耕层变浅、土壤结构性差、土壤贫瘠“等问题作准备。
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给农业种植户什么提示?
未来农业发展应以绿色健康为主,以规模化农业为主,以科技农业为主。未来农业对种植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逐步完善,18亿亩耕地红线将进一步得到保证。
中型农业种植户将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将会涌现出一批发展特色农业的农场主及从事农业深加工的企业家。
近年来,国家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考证书的正规网站,把土壤改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项目。2020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向农业农村部推荐《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报告》(豫农文【2020】9号)中明确将”土壤调理剂松土促根剂应用技术作为一项主推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大力推广。充分说明了土壤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农业种植户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把土壤改良作为农业种植的一个新环节。从而确保农业种植的长期可发展性,绿色环保、节肥增效,增产增收。
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河南今年将再发布10余项预制菜团体标准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 实习生 姚希玲】产业发展离不开园区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如何选址?预制菜产业园区如何更合理地规划功能区?
10月31日,河南省地方标准《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征求意见会暨2023年度预制菜领域团体标准申报交流会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举行。大河财立方记者现场获悉,今年河南还将发布10余项预制菜团体标准。
指南规范了预制菜产业园区选址、规划等
据了解考证含金量排行榜,《指南》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牵头制定,界定了预制菜产业园的术语和定义,规范了产业园区建设的选址、规划、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区建设等内容,适用于预制菜产业园区的新建、改建及扩建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安勇在致辞中称,预制菜发展对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也是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发展预制菜,河南已定下明确目标,《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河南是人口大省、食品大省,发展预制菜产业有先天优势,是食品产业新的增长点。在标准制定方面不能脱离实际,能够真正促进河南预制菜产业园区发展。”赵安勇说。
目前,河南主要的预制菜产业园区有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园、鹿邑县澄明食品产业园、双汇第三产业园、新郑市冠超食品产业园等,其中,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基地被评为2023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之一,排名第三。
活动现场介绍了《指南》的制定情况和主要内容。《指南》分为七大部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选址、规划与设计、产业园区建设、功能区建设等。多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对《指南》提出建议。
今年河南将再发布10余项预制菜团标
除了产业园区的建设,预制菜标准制定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河南省预制菜团体标准建设现状如何?
据悉,截至2023年10月31日,河南省共制定发布预制菜团标10项。
2022年10月,漯河市食品工业协会发布《预制菜-土豆牛肉》《预制菜-红烧肉》两项团标;2023年1月,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颁布了《畜禽副产品预制菜》《羊肉及其制品预制菜生产管理规范》《特殊禽类预制菜生产管理规范》《酱卤肉预制菜生产过程质量规范》四项团标;2023年5月,漯河市食品工业协会发布了《预制菜-佛跳墙》《预制菜-梅菜扣肉》两项团标;同月,河南省肉类协会颁布了《常温预制菜》《预制菜-扣碗》两项团标。
《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重点任务第一条就是建立标准体系,其中指出,河南要加快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河南今年将再发布10余项预制菜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定。
同时,《河南省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链行动方案》提出,要逐渐完善预制菜产业链标准体系,2025年要制定发布预制菜团体标准40个以上,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10个以上,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个以上。
活动现场讨论了河南预制菜团标申报情况,据悉,此次拟申报团体标准14项,包括精卤肥肠生产管理规范、信阳鱼丸生产管理规范、黄河大鲤鱼预制菜、黄河滩羊高品质羊肉供应基地标准等。
活动最后,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牛景红称,预制菜产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一定过程,《指南》的制定要具备科学性,对于已建成的产业园区要进行改进、提升,不能让标准成为园区发展的壁垒。同时,《指南》还要具备实用性,契合园区以及产业的发展情况。
附:部分拟申报团标及牵头单位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iyeeedu.com/40789.html
评论列表(1条)
[…]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GB/-2022)(以下简称《通则》),并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