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管理,2023食品行业年度盘点:十大食品安全热点事件

泰国假香米、阿斯巴甜致癌疑云、“鼠头鸭脖”……这些关键词在今年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中,成为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舆论热点。中国经济网食品频道现将2023年发生的影响力较大的十起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回顾,让食品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注重食品安全,严格把关食品质量,创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安全的食品市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永远是民生的重点问题。泰国假香米、阿斯巴甜致癌疑云、“鼠头鸭脖”……这些关键词在今年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中,成为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舆论热点。中国经济网食品频道现将2023年发生的影响力较大的十起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回顾,让食品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注重食品安全,严格把关食品质量,创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安全的食品市场。

案例一:“3.15”曝光假泰国香米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有企业生产假“泰国香米”。涉事商家在普通大米生产过程中人工加入香精,使其具有香米风味。涉事企业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寿县永良米业、淮南市楚丰工贸有限公司、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等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案例二:江西一高校食堂饭菜中吃出老鼠头

6月1日,江西一高校学生在食堂的饭菜中发现了疑似老鼠头的异物,该情况经网络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公众对于异物为“鸭脖”的初步调查结果表达了质疑和不满。

随后,江西省成立了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经认定,涉事学校对此次事件负主体责任,涉事企业负直接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监管责任。

案例三: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有四大误解

食品添加剂由来已久,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使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有关机构发起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添加剂认知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来源等方面仍有误解。

案例四:餐馆制售拍黄瓜简化审查要求

7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明确拍黄瓜、泡茶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

对此,《经济日报》评论称,新的管理办法不仅简化了凉菜专间等设备要求,还提出把责令限期改正作为主要处罚手段,违法行为轻微、未对消费者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新规有弹性、有温度,以后餐馆申请冷食许可会变得更加容易,不用再担心卖个拍黄瓜都会被人举报。

案例五:阿斯巴甜陷致癌疑云 公众期待更短配料表

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联合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IARC 2B组)。同时,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对此,有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阿斯巴甜在合理范围内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加工食品安全与管理,2023食品行业年度盘点:十大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消费者无须过度恐慌。如今公众的食品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对于添加物质的类别、用途、来源等信息尤其在意,食品企业应该在保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创新生产技术,选择更天然的原料和添加物质,努力让配料表变得更短。

案例六:米酵菌酸惹祸 两女子吃凉皮中毒1死1伤

7月15日,有消息称河南永城市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致1死1伤,医生向家属表示,两人是米酵菌酸中毒。据悉,凉皮等富含淀粉类的食物如经过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由于潮湿、阴暗,易产生椰毒假单胞菌,而这种菌物质可以分泌出米酵菌酸。

专家提醒,除了淀粉类发酵以外,椰子及椰子制品,长时间泡发的银耳、木耳,发霉的谷物等也可能会产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中毒症状最早表现为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呕吐物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继消化道症状后,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者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米酵菌酸特效解毒药物。

案例七:海关总署要求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

8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食品安全与管理,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案例八:购买“剩菜盲盒”风险意识不可“盲”

随着“盲盒经济”的逐渐兴起,今年以来出现了叫“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它是指经营者采用盲盒的销售形式,将临近过期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包装后打折出售。

6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强调,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

8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指出,“剩菜盲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餐饮浪费,具有创意性和互助性。“剩菜盲盒”虽然不被法律所禁止,但是必须规范经营,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案例九:巴奴火锅子品牌使用不合规羊肉

9月4日,有短视频博主发布视频称,位于北京合生汇的超岛火锅店售卖“假羊肉”。事情发生后,超岛自选火锅表示,已第一时间将该款羊肉菜品做下架处理,并将相关产品送检。

9月6日,被波及的巴奴火锅出面对这起风波进行回应。巴奴在微博发表声明称,超岛确实为巴奴集团旗下子品牌,虽然其创立以来由独立团队运营,但巴奴集团对超岛有不可推卸的监督管理责任。

9月7日下午,巴奴发布最新回应称,最新报告结果显示,超岛所售的羊肉卷确实含有鸭肉成分。为此,将对在超岛门店消费过羊肉卷的顾客赔付1000元,赔付范围自2023年1月15日超岛合生汇店开业起销售的 份羊肉,涉及共8354桌。同时,还将对超岛合生汇店、丰科万达广场店、龙德广场店、石景山万达店全面停业整改、全面彻查。

案例十:咖啡再遇致癌传闻

12月6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进行采样,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抽检样品涉及“瑞幸”“星巴克”等20个市面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铁和风味拿铁等不同品类,基本涵盖市面在售的现制现售咖啡产品。

上述消息一经发布引发了舆论高度关注,“喝咖啡致癌”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消费者不仅对咖啡中丙烯酰胺由来深感疑惑,更对于今后能否继续畅饮咖啡表示担忧。对此,有专家表示,目前科学界认为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很小,因此国际标准、欧美标准和中国标准均没有针对丙烯酰胺制定限量指标。

安全管理分为几个阶段,安全管理的发展阶段.doc

一、安全管理的几个历史阶段

1、农耕时代:面对天灾人祸听天由命、无能为力阶段;

2、蒸汽机时代:工业安全事故亡羊补牢、事后诸葛亮;

3、20世纪中:设立安全机构,研究安全理论,开始预防性管理;

4、21世纪初:管生产必须管安一、安全管理的几个历史阶段

1、农耕时代:面对天灾人祸听天由命、无能为力阶段;

2、蒸汽机时代:工业安全事故亡羊补牢、事后诸葛亮;

3、20世纪中:设立安全机构,研究安全理论,开始预防性管理;

4、21世纪初: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5、21世纪中:安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国内各施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是:基本上都是依靠安全监督部 门的日常监督来保证施工和生产安全,还在第3个阶段末期。第4个阶段”管 生产必须管安全”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上,只有个别安全管理非常先进的企业安全管理分为几个阶段, 如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10年前率先开始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有效尝试并逐 步落地生根。

二、国家法规要求

原国家安监总局要求: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现在的国家应急管理部上述要求不变。

《安全生产法》、《刑法》都对安全责任落实以及事故责任追究入刑有了明确 规定。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经常在安全事故追责的时候看到有安全专职人员被判刑! 业界同行纷纷惊呼:”国家说好的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呢?”

”安全监督工作成了高风险职业!”

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反映出企业没有落实好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

认为安全工作就是安全部门的事情,以偏概全。另一个方面:法官和企业的认 识是一样的,法官知道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吗?有人给法官进行安全培训吗?和 西方万恶的资本主义对安全事故如何入刑对比一下或者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比一 下就知道伤害了!

三、为什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安全是伴随生产而产生的,是生产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安全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监督出来的。

施工生产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伴随着安全问题,如果没有施工生产活动, 就不存在施工生产安全问题。就像开车一样,你没有开车,自然你就不会发生 交通事故。

但是,当你开车了,就要为你所驾驶的车辆的交通安全负责,这时候你说: “我是司机,我只管开车,不管看路,交通安全工作公司领导安排安全专职监 督人员负责了,他们是安全部门,就是专职管安全的,交通事故责任不在我这 里,所以我可以随便开。”

这么奇葩的现象在国内施工生产企业中****以为常、比比皆是,因为领导认 为:安全部门就是专门管安全的,出了安全问题当然就是安全部门的责任。而 且法官也是这么想的。

再举个例子,一名安全人员经常对同事说:”你不要在河边走,会湿鞋的!” 甚至为了这事还罚过同事的人民币,但是同事不听或者听不听看心情,结果不 仅湿鞋了还掉到水里淹死了。追究责任时:”安全专职人员培训不足、监督不 力、风险分析不足、安全体系不健全、过程管理存在漏洞和不足等等等等。”如

果还不够入刑,还可以列举很多,责任总要有人承担吗。

为什么责任落实不下去?为什么说了不听?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一般在企 业中安全人员属于弱势群体,人言轻微。资源掌握在生产管理人员手中,对事 故隐患的预防和整改是需要投入资源的安全管理分为几个阶段,安全管理的发展阶段.doc,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041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27日 下午8:15
下一篇 2024年 3月 28日 上午9:10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4条)

  • […] 被称为最严格的《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2月15日,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日前,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四川省教育厅的负责人就《办法》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

  •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安全是一家火锅店的生命线,一旦爆出食安问题,要么伤筋动骨,要么半死不活,即便后期采用各种方式弥补,也难以赢得消费者信任餐饮业安全管理餐饮业安全管理,连锁餐饮如何管控食品安全问题?,今后也很难在市场上立足。而火锅店怎样保障食品安全呢?朝天门火锅这里建议大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

  •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 […]

  • […] (2019年9月9日,上海)每一天,全国160多个城市的顾客走进任何一家星巴克门店,都能享受到一杯同样香醇的咖啡,一份同样优质美味的小食,和同一个有情感温度的第三空间。而在这背后,是星巴克中国5万多名伙伴在每一天对每一位顾客每一单的坚持——坚持以最严格的标准践行对食品安全的承诺,用20年的坚守打造的一套食品安全“金标准”。近日,“金标准”体系的“含金量”得到了专业认可,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及焙意之®松江工厂顺利通过国际权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FSSC 认证审核,凭着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品控的高标准和严执行,星巴克中国成为国内餐饮连锁行业中获得该项认证的第一家企业。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