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是一个复杂的建筑群,集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商业办公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园区覆盖面积广泛,并包含多个独立的建筑物。这些生产或办公环境由不同的部门或公司独立管理,易燃品库存量大、用电私拉乱接、生产加工过程伴随各种化学反应,如果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对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多项法律法规对工业园区和危化企业等安全生产做出规定。地方不断发布实施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国家也出台了危险化学品存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相关文件和方案,对提升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水平作出了明确指示。
工业园区主要消防安全问题
消防安全规划不合理
初期规划时可能未充分考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和建筑防火间距等,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由老旧建筑改造而成的工业园区。
火灾防控体系不健全
消防设施器材完好率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健全,烟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门等或因缺乏维护而损坏;消防通道、防火卷帘等处杂物堆积现象普遍。
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安全管理制度缺失,相关岗位人员专业技能差,或存在违规住人、违规操作等现象。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使用未经阻燃处理的建材、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行为。
生产用电风险隐患多
存在大量用电设备和线路铺设,电气线路极易出现负载过高、漏电、线路过热等情况,没有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
传统监测设施不适配
厂房建筑高度高,普通的报警设备不适用且在粉尘环境下故障率高,配备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成本太高。
天泽智联工业园区智慧消防解决方案
天泽智联以“安全监管、应急服务、环境管理、安防管理和公共服务”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打造了工业园区智慧消防解决方案。通过火灾探测器、电气监测及联动视频工业园消防安全管理方案,结合“智慧消防综合治理平台”实现消防安全隐患、风险的预测、预警、预判;组建线下服务团队、构建基于消防结果为保证的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消防风险管控能力。
线下风勘结合线上监测,助力风险减量
融合工业园区建筑结构特征、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安全管理三大类消防安全要素,实施风险勘查,同时加装物联网设备进行线上监测,通过线下风勘与持续性物联线上风险诊断相结合,全面深入分析工业园区安全风险现状并提供专业分析报告,为整改提供依据,为风险减量。
防灾智盒多功能集成,特殊环境精准监测
天泽智联通过利用工业园区原摄像头,安装自主研发的防灾智盒,集成烟火识别、岗位值守监测、抽烟预警等多种AI算法,让普通摄像头具备图像型防灾预警能力,可广泛适用于生产环境恶劣、工艺复杂(如粉尘、废气)、结构复杂以及作业要求严格等场景。
巡检巡查标准化,推动闭环智能管理
制定企业安全巡检、巡查、隐患处置等工作标准和管理机制,并融入到智慧消防综合治理平台的功能流程中考证含金量排行榜,科学规划巡检路线和任务分配,同时通过签到、人员、时间、故障记录、主机反馈信号对比“五维定位”管理员工是否规范操作,实现消防巡检巡查工作的闭环管理。
用电风险在线监测,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部署电气火灾探测器,对剩余电流、相电流、相电压、温度等容易引起电气火灾的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报警,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稳定,减少工业园区各建筑因电气短路、过流、过载等导致火灾发生。
云平台集中监管,工作管理更全面
智慧消防综合治理平台支持多种通讯设备、通讯协议接入,可统一接入所有前端物联网应用终端,集中监控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摄像头、强电弱电等信号数据,并对设备和消防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智能评估,健全工业园区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手段,实现消防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
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实操能力
线上建立3D仿真实操培训平台,线下提供员工消防知识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制定消防培训方案,包括正确处理报警信号、扑灭初期火情和自救能力等,全面提升消防从业人员实操、疏散和灭火技能,强化各级各类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应知应会能力。
24小时监测值守,火灾风险早预警早处置
监测中心实时对工业园区消防重点部位、重点设施设备远程监控,对接收的信号数据、图像、语音等信息进行分析工业园消防安全管理方案,工业园区智慧消防解决方案:五位一体,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分类为真实火警、疑似火警、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并分别处置。当发现火警时,立即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责任人,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火灾的发生。
天泽智联工业园区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应用成效
天泽智联至今已形成成熟的工业园区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并经过了多年市场的检验,目前建设项目超过50个园区,覆盖15个省份,服务科技园区、物流园百余个,包括创新工业园区、安徽天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皮山县三峡工业园区、合肥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等,充分满足园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安全损失等需要。
天泽智联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业园区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同时,也将积极拓展更多业务领域,为社会和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往期推荐
消防汇话:
我为消防安全代言:
安全智学:
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创新探索“安全+”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武汉理工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对安全人才的重大需求,通过多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积极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共享,持续加强教学条件投入和基地共建,为“安全+”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行业协同 创新“安全+”人才培养机制
面向三大行业的安全类人才需求,学校以安全类一流专业为引领,以应急管理与大数据管理为双翼,推动工程学科与管理学科深度融合。成立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打造专业教师团队;依托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构建湖北省应急安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湖北名师工作室,打造“安全+”虚拟教研室,创建“安全+行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智慧安全梦工厂,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强化深度融合。
通专结合 构建“安全+”育人模式
面向行业类人才的安全素养需求,学校打造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三维四递进”安全思政育人体系,以安全思政为主线,打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安全+”课程体系,实现贯穿行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安全育人模式。
四融四共 打造“安全+”育人体系
面向安全类人才行业素养和行业类人才安全素养的双向需求,学校融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和质量保障体系,以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为主体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协同各专业学院,联合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创建师资共育(组建跨学科课程团队、跨行业兼职导师队伍、跨地域教研室)、课程共建(打造“安全+课程思政”“安全+专业课程”“安全+课程教材”体系)、平台共享(实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共享共用)、过程共管(呈现分阶段培养、多主体评价、信息化反馈)的“安全+”育人体系。
如今,武汉理工大学的“安全+”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考证含金量排行榜,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近年来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创新探索“安全+”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安全类毕业生行业适应能力提升显著,面向三大行业的就业比例由40.5%提升至66.7%。“安全+”人才培养覆盖学校10个学院25个专业,行业类人才安全素养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获批安全相关的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260余项,获得“互联网+”“节能减排大赛”等国家级创新大赛奖项80余项。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获批安全工程等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获批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2个,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
随着“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向纵深推进,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的探索和研究硕果累累。
科学研究成果不断 学院以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创新发展研究院等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先后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与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学院参与国家第六次技术预测、2021-2035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应急管理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研究》,为疫情防控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智库支撑。承担我国首部应急管理蓝皮书《中国应急管理报告》的编制与持续发布工作,承办和协办中国公共安全大会、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亚太安全研讨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
(陈先锋 牛奕 王发洲)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