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安全系统管理是国家或机构安全部门的基本职能,宏观安全系统管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等,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关安全问题的相互关系安全管理和措施,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43:宏观安全系统管理方法,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和个人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和有效发展。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信息等方面;范围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产业。由于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生产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时空状态,因此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及连续性。目前我国安全系统管理实行的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指导方针。
1.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目的
在安全生产领域上讲,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就是以国家劳动保护法规、标准为依据,预防和控制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即控制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和措施,使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受到的伤害风险降低到能够承受的程度,以及在劳动者劳动保护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及时进行维护。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就是通过有效的安全系统管理,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防止劳动关系矛盾激化,避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对象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中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企业。政府行政执法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工会组织以及新闻单位等,对企业是否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规、标准,履行劳动保护义务所实施的监察、管理和监督。
3.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内容
要想使企业的所有劳动现场都能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就要求各个部门从不同角度对劳动现场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控制。
(1)安全法治管理。包括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工时制度和女职工与未成年工保护的立法、守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立法机构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标准;企业依法进行经营管理,控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执法监察机构对企业实施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惩戒;法律监督组织依法对守法者和执法者的守法情况和执法情况实施监督,以保证法治体系正常运行,从法律上保障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利。
(2)安全行政管理。包括行业的组织管理和企业的组织管理。行业的组织管理是指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督促检查。企业的组织管理是指企业决策机构及其法人代表依据劳动法及有关劳动保护法规所实施的一整套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和人事教育等职能部门、车间班组的行政管理。
(3)安全技术管理。包括安全技术检查、隐患辨识、危险控制与消除等技术管理工作。安全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工程技术、工艺技术、设备、动力、基建等工程技术部门各负其责,并由企业的总工程师负总责。
(4)安全环境管理。包括对劳动现场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对职业危害的控制。这主要是职业卫生部门和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应负责的管理工作,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控制职业危害措施,改善劳动条件。
4.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
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首先应当是系统科学、管理学和安全学学什么技能好,如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等。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以GIS为信息技术平台,融合现代通信技术、全球定位/卫星导航(GPS/GNSS)技术,可以实现集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依靠GIS技术,可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预警、评估、预案、处理所有需要的基础数据库,都能及时地维护与更新。
产品概述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基于GIS的综合信息平台,可以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统计、分析、整理,按照规定级别和层次实现资源共享,为后续的各种系统功能提供技术支持。系统包含城市基础信息、地理信息、应急救援信息以及应急专家等各类信息数据库,多种信息的融合汇总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考证含金量排行榜,配合以政府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为依托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各应急联动部门的网络连接,实现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
(1)基础信息数据库用于组织和存储城市自身属性信息,由气象、地震、地质、水利设施、人口分布、财产、用地、设备器材、道路桥梁、安全距离、法律法规和案例数据库组成;
(2)地理信息数据库用于组织和存储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安全管理设施及对象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和尺寸信息等空间数据包括地理信息空间、道路空间、危险源空间、重点保护目标空间、安全规划空间和事故地点空间数据库;
3)应急救援信息数据库用于组织和存储城市救援力量、分布和需求,由公安警力、消防力量、人防分布、医疗信息、人员疏散和事故记录数据库六类数据库组成;
(4)应急专家数据库用于组织和存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事件的科学动态预测与危险性分析、判断,进而作为整个应急指挥系统决策的“控制台”,逐步落实应急预案,调整决策和救援措施等,实现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由6个子数据库组成。它们是应急预案、风险分析、决策技术、信息识别、风险计算方法、事态发展与后果数据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