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工程设计规范,23J909工程做法与05J909对比及规范条文分析(二)坡道散水对比

设计有据,工程做法也需要有依据。修改对比:23J909明确了砖厚度,明确了此坡道适用于人行坡道或自行车坡道。疑问:23J909对于散水1散水2是否均应按《建筑地面设计规范》调整为80厚。(参考规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第4.2.2条:

设计有据建筑地面工程设计规范,工程做法也需要有依据。本文对最新相关的通用常用的做法对应的规范出处做了一下梳理和汇总,以便加深理解。当然不管是规范还是图集,也存在经验数据及需要实践检验验证的问题,同时也需要交叉专业和学科的验证。以下内容仅为个人根据自身的工作和设计经验梳理汇总。对问题理解和深度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有不妥考证含金量排行榜,敬请指正。

一)水泥面层坡道

修改对比:做法1:明确了防滑条规格,调整了横向中距;做法3:混凝土垫层厚度按《建筑地面设计规范》规范第4.2.2条由60修改为了80。(

4.2.2

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垫层或钢纤维混凝土垫层的厚度,可按附录C的规定计算确定,且主要荷载为大面积密集堆料、无机床基础的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或无轨运输车辆等的地面垫层不得小于,其他地面垫层不得小于80mm。

)(附注2:混凝土垫层厚度为80时,适用于人行坡道;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时,适用于小型汽车坡道;重型汽车坡道的垫层厚度由设计人经计算后确定。)二)石材坡道

修改对比:附注5,明确了P11(烧毛花岗石板坡道)仅用于人行坡道或自行车坡道。

个人理解:目前很多小区的铺石板坡道经常出现破碎的情况,应该和原来使用的厚度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按图集需要采用100厚。

三)水磨石坡道

修改对比:

1、对水磨石面层的厚度均有所增加。

2、取消了备注内的使用环境的限制。

四)砖砌坡道

修改对比:明确了砖厚度,明确了此坡道适用于人行坡道或自行车坡道。五)水泥耐磨坡道

修改对比:

1、在面层与垫层之间增加了一道界面剂。

(参考规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3.1.17找平层或找平层兼面层与下一层构造应结合牢固,铺设前应涂刷界面剂。)

三、散水

一)混凝土散水

疑问:对于散水1散水2是否均应按《建筑地面设计规范》调整为80厚。

(参考规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2013第4.2.2条:

4.2.2

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垫层或钢纤维混凝土垫层的厚度,可按附录C的规定计算确定,且主要荷载为大面积密集堆料、无机床基础的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或无轨运输车辆等的地面垫层不得小于建筑地面工程设计规范,23J909工程做法与05J909对比及规范条文分析(二)坡道散水对比,其他地面垫层不得小于80mm。

参考《建筑地面设计规范》附录表A.0.1 面层材料强度等级及厚度

附注明确了填缝材料的品种选择:

二)花岗石散水

修改对比:

1、花岗石厚度调整为了30。

个人理解:考虑耐久及强度。

三)混凝土散水明沟

修改对比:

1、散水厚度由60调整为100,强度由C15调整为C20。

2、附注内散水伸缩缝宽度调整为30,间距为12m。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根据自身的工作和设计经验梳理汇总,对问题理解和深度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后续也陆续会对其余部分的构造及做法做分析解析,欢迎交流。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介绍.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号号一、工程建设国家标准一、工程建设国家标准29.29.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公号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公现批准现批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为国家标准,编为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介绍.ppt,编号为号为–,自,自年年22月月11日起实施。其日起实施。其中,第4.1.14.1.1、、8.2.5(10)8.2.5(10)、、9.2.1(3)9.2.1(3)、、9.3.1(2)9.3.1(2)条条((款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版社出版发行。二一年七月十五日二一年七月十五日主编部门: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批准部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主编单位:主编单位: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协调:协调: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议纪要会议纪要11会议纪要会议纪要22会议纪要会议纪要33本规范共分本规范共分1717章和章和2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综合管线、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综合管线、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卫星接收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系统、广播系统、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系统、广播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防雷与接地和范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防雷与接地和机房工程等。

机房工程等。《《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与与《《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设计标准》》GB//——和和《《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有机衔有机衔接,使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建筑工程接,使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建筑工程标准体系。标准体系。–.0.11.0.1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管理高效,制定本规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管理高效,制定本规1.0.2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1.0.31.0.3本规范应与国家现行标准本规范应与国家现行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套使用。

配套使用。1.0.41.0.4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关标准的规定。共共1313条条3.13.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1.13.1.1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在方案设计、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在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并绘制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并绘制施工图。施工图。3.1.23.1.2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承资质等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承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设计资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并且质的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并且深化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工程实施的要深化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工程实施的要求求相应资质等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相应资质等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3.23.2施工管理施工管理3.2.13.2.1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并应保证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并应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进度和质量;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不得实施隐蔽作业。

隐蔽工程的过程检查记录,应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不得实施隐蔽作业。隐蔽工程的过程检查记录,应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表。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表。3.2.23.2.2施工技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技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项目部应建立适应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项目部应建立适应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保存;技术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保存;当需设计变更时,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并应按要求填写当需设计变更时,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并应按要求填写设计变更表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设计变更表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3.2.33.2.3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确定质量目标;应确定质量目标;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程序。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程序。3.2.43.2.4施工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应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应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 应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应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前应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

作业前应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 应遵守应遵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GB/T 的相关规定。 的相关规定。 本条第本条第11款,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的实施是依附于建筑物 款,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的实施是依附于建筑物 本体实现的,并且有些智能化子系统之间以及智能化子系 本体实现的,并且有些智能化子系统之间以及智能化子系 统与建筑设备等专业相关联,所以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 统与建筑设备等专业相关联,所以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 间,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 间,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 配合,特别是各专业接口与界面的合理划分,是保证施工 配合,特别是各专业接口与界面的合理划分,是保证施工 进度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进度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S1] [S1] 本条第本条第22、第 、第33款,强调了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款,强调了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包括深化设计、管线敷设、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检测、 包括深化设计、管线敷设、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检测、 检验与验收以及试运行等阶段,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 检验与验收以及试运行等阶段,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 监督与管理。

监督与管理。 3.3.13.3.1 技术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技术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前,应进行深化设计,并完成施工图;施工前,应进行深化设计,并完成施工图; 施工图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会审会签;施工图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会审会签;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应按审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应按审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 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包括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有关资料等技术交底工作。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包括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有关资料等技术交底工作。 3.3.23.3.2 材料设备准备除应符合国家标准 材料设备准备除应符合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GB –2003 2003第第3.2 3.2节、第 节、第3.3.4 3.3.4条、第 条、第3.3.5 3.3.5条条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材料、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说明书等;进口产品应提供原产地材料、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考什么证赚钱多,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说明书等;进口产品应提供原产地 证明和商检证明、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 证明和商检证明、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937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6月 8日 下午5:09
下一篇 2024年 6月 8日 下午5:1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