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饮服务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公示制度,餐饮行业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宜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2、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餐饮企业总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3、其他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宜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4、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参加食品安全培训,了解食品法规政策,餐饮服务管理办法,餐饮添加剂使用要求、食品安全紧急事预案处理等等。
二、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1、餐饮服务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食品安全责任,强化过程管理。
2、根据《餐饮服务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事项》和经营实际,确定高风险的食品品种和加工制作环节学什么技能好,实施食品安全风险重点防控。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制定加工操作规程,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宜制定加工操作规程。
3、制定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及食品安全自查等计划。
4、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工操作规程。
5、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及食品安全自查,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6、依法处置不合格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7、依法报告、处置食品安全事故。
8、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9、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监督检查。
10、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
三、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原料控制要求、过程控制要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
2、宜根据自身业态、经营项目、供餐对象、供餐数量等,建立如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a)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b)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c)场所及设施设备(如卫生间、空调及通风设施、制冰机等)定期清洗消毒、维护、校验制度;
d)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
e)餐厨废弃物处置制度;
f)有害生物防制制度。
3、定期修订完善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督促其落实。
四、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
1、结合经营实际,全面分析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和风险点,确定食品安全自查项目和要求,建立自查清单安全管理公示制度,制定自查计划。
2、根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3、食品安全自查包括制度自查、定期自查和专项自查。
3.1制度自查
对食品安全制度的适用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在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生变化时,及时开展制度自查和修订。
3.2定期自查
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对其经营过程,应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对其经营过程,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定期自查的内容,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范确定。
3.3专项自查
获知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立即开展专项自查。专项自查的重点内容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确定。
3.4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食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存放在加贴醒目、牢固标识的专门区域,避免被误用,并采取退货、销毁等处理措施。对自查中发现的其他食品安全风险,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5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