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专业发展: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于2001年,传承行知精神,坚持“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估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在全国排名第1位。

专业发展: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于2001年旅游管理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简介,传承行知精神,坚持“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估为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考证含金量排行榜,在全国排名第1位。

基本情况: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高级职称占比88.88%,博士占比66.67%,专业教师中具有六个月及以上国外工作或学习经历占比45%。全国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兼职硕导2名,江苏省青蓝骨干教师2名,特级导游1名,江苏省技能大赛评委5

。拥有研究机构“旅游规划研究所”,近五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聚焦于“度假区创建”、“文旅融合”、“研学策划”承担横向社会服务课题20余项旅游管理学习,社会效应明显。

校内建有省级文科实验中心(旅游与酒店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校外建有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江苏国际旅行社、天目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云驴通照梵软件有限公司等15个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学生专业技能优势明显,中、英文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稳居南京市前列,导游服务、红旅大赛、商务会奖等各类学科竞赛屡获佳绩。

就业去向:旅游教育院校、旅游行政部门、旅游景区运营和管理、线上线下旅游服务企业、高星级旅游饭店等。

旅游新媒体产教融合基地揭牌

学生参加全国专业竞赛获奖

学生参加学术交流

学生在迪拜就业

旅游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文旅融合、“旅游+”行业前沿、接待服务、项目策划、产品设计、数字营销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服务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部门运营管理等能力,具有服务意识、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旅游咨询、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数字营销、目的地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基层管理人员。

二、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区域特点旅游旅游管理专业,紧跟行业需求,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通过校企双方合作探讨构建了以“职场前置”为导向、“岗技合一”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专业课程

管理学基础、旅游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职业礼仪、中国旅游地理、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景区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旅游新媒体营销、客户关系管理。

四、教学团队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9名,助教1名。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38.5%;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3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专业课教师中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1名,山西省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1名。师资队伍结构具有学历高、年龄轻、职称比例合理、双师比例高的特点。除专任教师外还建立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线旅游从业者为主的兼职教师库,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形成了专兼结合、互聘共用的“双导师”队伍。

五、教学条件

按照“校企联手,双向互动”的基本思路,为满足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现建有旅行社虚拟仿真实训室、导游实训室、理想国私人定制工作室以及李瑛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训基地,同时配备有旅行社管理模拟教学平台、导游带团实战演练系统等教学软件,满足了实训教学需求。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考证书的正规网站,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已与山西商务国际旅行社、中国煤炭博物馆、晋祠博物馆等15家旅游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校内外实训条件充分满足了学生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以及教师顶岗实践的需要。

六、社会影响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多次担任教育部、省级行业技能大赛评委,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口试考评,同时,多次为运城、平遥、朔州、阳泉、晋城等地进行旅游技能培训,并被聘为经营顾问和行业专家,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在全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起到了引领与示范作用。

七、标志成果

旅游管理专业于2014年被列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骨干建设专业。2019年,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山西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比赛,累计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4项。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比赛获得奖项共计16项,其中,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三等奖一项,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旅游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简介,三等奖5项。

八、就业面向

旅游管理专业面向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质量管理、旅游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旅游信息技术应用等岗位(群)。

旅游管理学习,旅游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管理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管理、旅游学、旅行社与酒店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考证培训机构,具备创新创业理念、新技术应用基础、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在企业、非营利组织,从事旅行社计调、导游、酒店总台、客房、餐饮管理等岗位工作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应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社会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管理方法与技能,胜任本专业工作。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 知识要求

(1)基础性知识。系统掌握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2)专业性知识。熟练掌握旅游学、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通识性知识。选修人文社科、自然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的通识知识。

2. 能力要求

(1)知识获取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应用旅游和酒店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3)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感;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时代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

三、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 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

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理论课程的实践学时和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实践环节有军事训练、酒店服务技术与礼仪实训、旅游英语听说实训、旅行社软件实训、酒店软件实训、旅游综合业务实训、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

六、毕业与学制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践环节旅游管理学习,取得全部学分;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准予毕业。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

七、授予学位

取得全部学分,达到学分绩点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6085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2月 18日 上午7:14
下一篇 2024年 12月 18日 上午7: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