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管理办法,放射卫生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都有哪些?

GBZ/T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220.2-200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

根据评价报告书中涉及的内容合理选用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61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第7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职业病目录》;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75号“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3]3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川安监[2012]252号《关于规范职业卫生“三同时”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的通知》;

1.2.2技术规范、标准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008《γ辐照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质[2006]281号(-2006)《医疗建筑门、窗、隔断、防X射线构造》;

GBZ/T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GBZ/T220.2-200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

-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Z/T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2008《照明测量方法》;

-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2002《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

-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2002《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

-2009《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2009《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

-201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

-2006《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2002《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2《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

-200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2008《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

-2006《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3《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

-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8《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

-2008《工业γ射线探伤防护标准》;

-2006 《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2《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

-2010《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2《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

-200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卫生防护标准》;

-2006《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2《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

-2006《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2《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2《γ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

-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

-2010《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10《远距治疗患者放射防护与质量保证要求》;

-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2《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2011《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2002《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2009《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

-2002《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

-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

-2005《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006《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

GBZ/T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2006《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

.1-2007《放射治疗机房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

.2-2011《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

-2006《后装γ源治疗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

WS/T389-2012《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

WS/T391-2012《CT检查操作规程》;

-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2002《职业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2004《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

-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2002《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2010《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

-2005《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

.1-2008《表面污染测定 第1部分 β发射体和α发射体》;

.2-2011《表面污染测定 第2部分:氚表面污染》;

-2006《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

WS/T366-2011《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

GBZ/T234-2010《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响应程序》;

AQ/-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ZW-JB-2013-002“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的通知”;

1.2.3基础技术资料

×××工程项目备案通知书;

×××工程项目的评价委托书;

×××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预评价列入);

×××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大多数项目预评价时已开工建设,预评价可列入);

×××工程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控制效果评价列入辐射安全管理办法,放射卫生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都有哪些?考证含金量排行榜,预评价结论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辐射安全管理办法,应同时附安监局通过该设计专篇的批复);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及其安监局批复(或安监局同意备案的通知书)(控制效果评价列入);

×××工程项目有关设计图纸等资料;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建设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由论坛网友提供

环境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圆满结束

为确保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促进体系流程及管理规范持续改进,1月12日至14日,公司组织开展了2022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

在内审首次会上,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建成讲话,指出开展内部审核是在外部审核工作前的自我评估和检查,通过内审,进一步查漏补缺,提升质量意识,做到自我查纠、持续改进,进而提升管理水平,保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公司副总经理、质量管理者代表陈宁主持会议环境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各部门要提高思想意识,高度重视本次内审工作环境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圆满结束,及时发现问题,配合考核组圆满完成审核工作。

为保证本次审核取得预期成效,审核开始前,质量管理部对审核条款做了进一步的梳理,针对各审核部门实际情况编制了审核检查表,确保审核内容涉及所有体系条款,符合体系运行要求。在两天半的时间里,7个审核小组分别深入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制造单位,通过查阅文件、抽查记录、现场查验、询问交流等方式,对照内审检查表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抽样检查,从各部门职责出发,有重点、有计划地找问题、补短板。各部门积极配合,按照审核计划内容和要求,顺利完成了全部内审工作。

内审末次会上,陈宁就本次审核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标准作了进一步的讲解和说明,要求各职能部门加强职能管控,提高质量管理意识,要针对此次审核出现的问题自觉整改并举一反三,推动形成长效落实机制,确保“三体系”各项内容条款在我公司顺利运行。

通过本次审核,对2021度“三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检查,也为新一年的体系有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提高各部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剩余 82%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061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3月 30日 下午3:03
下一篇 2024年 3月 30日 下午3:0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