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员的是啥,传统“八大员”编入建制连队 上阵“应战”表现如何

年终考核,第81集团军某旅警卫勤务连的公勤人员上阵“应战”,他们的表现如何?警卫勤务连是建制连队,每名公勤人员同样也是战斗人员。自组建以来,连队就决心像抓战斗连队一样,抓公勤人员的训练。随着调整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八大员”编入建制连队,被赋予了备战打仗这个第一职能。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年终考核,第81集团军某旅警卫勤务连的公勤人员上阵“应战”,他们的表现如何?请看——

平时“八大员”,考场“精武班”

■邵 政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 旭

“八大员”们正在接受考核。管永强摄

初冬的塞外,寒风瑟瑟。第81集团军某旅年终考核正在进行,从各连抽到的数十个班要在8小时内以连贯作业的方式,完成通过障碍、夺控要点、战场急救等7个课目。

考核现场,警卫勤务连班长王雨龙一马当先,不停地给全班同志加油打气。他心里明白,虽然大家准备的时间短,底子也不如别人,但只要鼓足不服输的劲头,冲一冲还是有希望拿到名次的。

虽是班长,但王雨龙还有好几个“头衔”:军械员兼文书、驾驶员。王班长向记者介绍,全场就他这个班最特别,组成人员全是机关和连队的“八大员”:电影放映员、收发员、文印员……

警卫勤务连是改革之后新组建的单位,整合了以往公勤队、小车班以及警卫排等多个小单位,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整合只是为了方便管理,其他的跟以前别无二样,以至一些官兵没有把这些人当成战斗人员看待。

警卫勤务连是建制连队,每名公勤人员同样也是战斗人员。自组建以来,连队就决心像抓战斗连队一样,抓公勤人员的训练。可是问题来了,这些公勤人员不仅要完成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八大员的是啥,还得抽出时间训练不同课目,有时忙起来连人都凑不齐。为了让每个人都学懂弄通,一个课目经常需要讲解示教三四次。

为了提高公勤人员的训练成绩,连队精心拟制训练计划,着力解决工训矛盾,带领大家一个课目一个课目过。同时,他们还针对不少公勤人员未纳入训练大纲的实际,参阅相关资料,按照基础体能、专业技能,区分不同专业、不同类别进行训练设计。

这次考核,该班参考人员在不同课目上均有不俗表现:定向越野,文印员尹鹏快速准确测量定位;战场急救,卫生员李文强发挥专业优势,救治伤员干净利落;而在夺控要点时,警卫调整排战士邹虎坡则全程提醒大家密切关注敌情……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八大员的是啥,传统“八大员”编入建制连队 上阵“应战”表现如何,全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评为“精武班”。

这员那员,首先是战斗员

■张 旭

当年红军到达陕北后,机关和后勤人员大幅度精简学什么技能好,充实基层,运输队、掩护队、保卫局、供给部等单位的大部分人员,以及司号员、炊事员、通信员等都被编入作战连队。人人扛枪为打仗、人人抢当战斗员,成为大家的共识。

曾几何时,“八大员”在基层官兵的心目中成了服务员的代名词,不少官兵甚至认为“八大员”就是纯粹的公勤人员。随着调整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八大员”编入建制连队,被赋予了备战打仗这个第一职能。要以考核为杠杆,把这一群体的军事训练真正抓起来、强起来。

驾驶员也好,文印员也罢,既然穿上了军装,首先就是战斗员。所以,必须练好手中的武器装备,练强自身的军事素质,才有资格接受未来战场的检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今年八大员,庐江县柯坦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老党员和老干部“红色队伍”的引领作用——

图④:滁州市南谯区黄泥岗镇张浦郢村去年投资2800万元启动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生态好、环境优、产业旺的特色村。 本报记者 胡娅莉 本报通讯员 董超摄

图③:5月27日,在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兖溪村,工人们正在柏山小学门口的阳紫公路上对路面进行整修,确保村民和师生出行安全。 本报记者潘成本报通讯员徐雅娜摄

图②:涡阳县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乡村面貌发生巨变,图为近日该县高炉镇村民在杨瓦房村亲水步道游玩。本报记者姚林 武长鹏 摄

图①: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崔岗村的音乐小镇,经过搬迁整治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游客艺术创作体验营地。 本报记者 胡娅莉 摄

“八项职能”一人“挑”

管好村里“家务事”

阳春四月,从合肥出发,自合铜黄高速庐江南下,再折向西南不久,便发现路口矗立一块刻着“生态柯坦,茶乡古镇”两行大字的醒目石头,提醒记者来到了合肥“后花园”。这里满山披绿,流水潺潺。移步便换景,走村入户,村民含笑今年八大员,犹沐春风。

在柿树村,年近七旬的周玉权正在门前晒太阳。“多亏老哥,帮我渡过难关!”周玉权指着正在帮他收拾屋子的周铁生,感动地说,自己去年遭遇妻子去世和车祸不幸,是周铁生帮他料理妻子后事,来家打水做饭,养鸡喂鸭今年八大员,庐江县柯坦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老党员和老干部“红色队伍”的引领作用——,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还帮他收割水稻、卖稻。

“帮他是应该的,因为我是‘八大员’。”周铁生停下手中的活,指着身上红色“柯坦镇八大员”马甲,拿起挂在胸前的工作牌告诉记者,他所做的是在履行一个“八大员”的基本职责。

何谓“八大员”?在柯坦镇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镇党委书记李杰峰指着上面的图文介绍说,“八大员”是将乡村基层治理中“党建联络员、民事代办员、矛盾调解员、安全巡查员、环境管理员、扶贫监督员、文明宣传员、计生信息员”八个岗位的职能整合为一个包干。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八大员”之一的蒲岗村老支部书记李良华给村里老同志代交党费、调解民事纠纷、帮助群众搞生产养殖……忙得不亦乐乎。如今,“八大员”成了村里重大决策的参谋助手、群众需求的代言人和代办者、政策法规的宣传者、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与服务者。

“‘八大员’给乡村带来了新气象!”柯坦镇党委副书记卢晓春介绍,制度实施以来,“八大员”已走访党员干部及群众3000余人次学什么技能好,征求意见建议105条,化解信访问题40多个,解决热点难点问题50多个。

破解“干少群多”难题

填补农村服务空白

“去年换届前,村里只有3个村干。发动老党员、老干部,既可弥补村干部数量不足,又可以弥补年轻村干部经验不足。”柿树村党总支书记马大忠说。

作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柯坦下辖7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总人口6万多人,平均一个行政村村干部五六人。“每人要管理服务1000多人,工作繁重、力不从心。”镇党委书记李杰峰说。

“村干少,群众多,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遇到了问题,党的诸多惠农举措,到了基层就很容易‘跑冒滴漏’,这是目前农村社会治理的通病。”李杰峰介绍,为破难题,柯坦镇经过调研,以群众基础好、治理条件相对好的柿树村为试点,在村里以500人为一个单元,选一个老干部或老党员,担任“八大员”。

“这些老干部和老党员尽职尽责为老百姓服务。”马大忠介绍,现在农村里多是年长者在家,有的甚至连液化气灶都不会使用,电费也不会缴纳,“八大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为村民服务的空白。

“由于‘八大员’威望高有说服力,过去很难推进的工作现在畅通无阻。” 柯坦镇组织委员卢广琳说,“八大员”在工作中直接面对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反应群众呼声、促进群众进步,打通了村级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八大员’在乡村治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庐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丁茂林介绍,在试点中,“八大员”有效破解了班子力量不足问题,有了“源头活水” ,“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衔接的问题自然被解决。

2018年12月,经过半年的试点实践和总结,柯坦镇制定下发《柯坦镇“八大员”工作机制》的通知,在全镇推广。

多措并举强管理

不收群众一针一线

如何管理“八大员”的日常工作?建规立制、促学赋能、答疑解惑、量化考核、树立形象。

“4月3日,参加村总支召开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4月4日,对部分群众家的草堆清理问题进行动员……”翻开柿树村“八大员”高书金的“工作日志”,记者看到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发生地点都记得清清楚楚。

记日志,是“八大员”的规定动作。记者在《柯坦镇“八大员”工作机制》中看到,“八大员”八项职能的每项职责,均按类逐项建规立制。“这如同‘织网’,‘网’尽了目前乡村治理的所有工作。”庐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方璞说。

如何保证“纸上规矩”不走样?“首先是促学赋能。”李杰峰介绍,这要求“八大员”学好各级政策,尤其是全面学习人居环境、脱贫攻坚、党建等相关文件及法律等专业知识,保障“八大员”服务村民的方向不偏离轨道。

葛庙社区“八大员”彭云天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在拆除一户村民旱厕时,遇到不小的阻力。他运用自学到的改厕政策和知识,帮该户村民规划改厕,最终提出将闲置的杂物房用于改厕的方案,这样不仅解决厕所入院入室问题,也方便其使用,旱厕最终被成功拆除。

“要求‘八大员’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不收群众一针一线。”丁茂林介绍,为打造好“红色服务队”,要求“八大员”工作时统一服装、佩戴工作牌,禁收百姓红包,禁吃百姓饭等。

“真心实意,令人感动!”柿树村院中组村民陈小宝说,前不久因自己外出务工将缴费卡随身带走,“八大员”高诗德得知情况后帮助查询账号代缴养老保险,当他返回老家邀请高诗德吃饭,被其婉言谢绝。

“四大机制”作保障

确保治理长效化

完善选举机制。按照每500左右人口划分一个片区,采取党员和群众推荐、组织推荐、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片区推选1名老党员或退休老干部,经村支委研究同意,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聘用。柿树村高书成虽是一名年轻党员,但由于党性强,热衷为群众服务,在推荐会上毛遂自荐,获得村民高度认可而当选。

完善投入机制。“‘八大员’每人每月可以领取七百至一千不等的补贴,不会增加村里一分钱额外负担。”柯坦镇镇长张兆林说,为了保证工作积极性,补贴一半由镇财政支出,另一半由村里整合各类财政补贴予以保障。

完善激励机制。“每年每村评选2名先进个人,推荐到镇里参与优秀党员评选。”据介绍,柯坦镇设定了“八大员”奖励机制,与工作实绩挂钩,由镇、村“两委”不定期对“八大员”查岗,群众参与打分,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状。

完善退出机制。“‘八大员’将开始新一轮聘用。”李杰峰告诉记者,“八大员”采取一年一聘,今年6月聘期快到,将组织对“八大员”进行一次体检,身体原因不适应继续工作的人员将退出。与此同时,对于群众不满意、考核不合格的“八大员”,不再续聘。

“实现基层治理,需要创新思维。”庐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李卫说,实现乡村有效治理,需要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而这其中关键因素是要做好党建引领,发挥好“红色基因”的力量。

如今,在“红色基因”的滋养中,身穿橘红色马甲、走村入户的“八大员”,已成了“创新之都”合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990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6月 15日 上午9:19
下一篇 2024年 6月 15日 上午9:2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