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三大手段,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答记者问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就此次三年行动有关工作,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就此次三年行动有关工作,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问题1:部署开展这次三年行动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开展此次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综合分析研判安全生产面临形势和任务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期又针对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事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响鼓重锤、语重心长,为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安全生产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去年以来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接连发生重特大和有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单位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安全基础不够牢固,本质安全水平总体不高,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惨痛,需要我们聚焦当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入实施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问题2:三年行动主要有哪些任务?

答:《方案》共提出了8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同时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集中印发了各部门牵头制定的31个部门子方案,形成了“1+31”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总体框架,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利用三年时间,深入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提升、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八大行动”,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问题3:三年行动将重点围绕哪些方面来推动“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

答:当前,生产安全事故屡屡发生,既有人为因素的“软肋”,也有环境和设施设备的“硬伤”。此次三年行动紧紧围绕提高企业“人、机、环、管”4个要素的质量,部署实施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人防”方面,要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两个行动,将“中央党校主课堂+各地区分课堂”培训模式从化工、燃气扩展到矿山、消防、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分年度对主要负责人集中培训教育。各地区、各行业要组织对未覆盖到的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严格生产经营单位“三类重点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严格电气焊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2024年对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进行清理整顿,确保从业人员培训质量。“技防”和“工程防”方面,要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加大高危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深入开展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电梯安全筑底、铁路平交道口改造、应急逃生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打通等工程治理行动。“管理防”方面,要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结合国际通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分别制定大中型以及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规范,打造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单位,落实达标企业正向激励政策。

问题4:去年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此次三年行动对深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有哪些针对性措施?

答:去年,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明确了51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各地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9.52万项(是2020—2022年三年行动期间排查数量的8.1倍),排查质量明显提高。此次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承接2023行动成果,部署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提升行动和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

《方案》提出,要针对新问题、新风险,及时修订完善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要通过制作视频、标准解读、检查指南等方式安全管理的三大手段,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答记者问,宣传普及标准。要推动企业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带队至少开展1次检查(高危行业领域每月至少1次),主动消除隐患,不能等靠政府部门为其当“安全保姆”。要建立健全责任倒查机制,对于未开展排查、明明有问题却查不出或者查出后拒不整改等导致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存在的,参照事故调查处理,严肃责任追究。要结合中央党校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对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开展跟班集中培训,提高监管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要完善政府挂牌督办和部门把关销号等机制,加大专业指导力度。

《方案》要求,2024年底前基本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

问题5:三年行动对严格精准执法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从近年一些重特大事故来看,一些企业安全红线意识不强,甚至个别企业故意违法,一些行业安全监管执法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仍然存在。

对此,《方案》部署开展了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要求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异地交叉执法等方式深入推进精准严格执法,完善“双随机”抽查检查工作机制,严防小施工、小作业惹大事,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联合惩戒、“一案双罚”等手段考证培训机构,落实行刑衔接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规行为。要建立健全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统计、执法考评和典型案例报送等制度,组织对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分级开展安全执法指导帮扶,进一步强化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力量,完善执法技术检查员等工作机制,推动将安全生产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末梢。

问题6:三年行动提出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一主题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去年确定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个宣传教育主题,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对提升广大群众发现身边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人员力量和素质能力的提升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这次三年行动部署开展了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就是要让这个主题更有形有感,形成有效抓手,切实筑牢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

《方案》提出,要鼓励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发现隐患,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予以重奖安全管理的三大手段,提升从业人员爱企如家的强烈安全意识。要在各地建立社会举报并在举报数量创新高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形成条块结合、内部报告和社会举报相结合的“人民防线”。要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定期组织开展疏散逃生演练,让全体从业人员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抓住事故发生后留给生命的最后几分钟,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和损失。

问题7:如何确保三年行动各项措施落地落细?

答:应急管理部将继续发挥好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1+31”总体框架下,制定完善量化指标体系和责任清单,组建工作专班,定期调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及工作进展,建立分析研判、常态督导、督办交办、晾晒通报、情况交流等工作机制,将有关重点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按时保质完成。各有关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制定并部署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本企业单位实施方案,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定期调度和督促检查,加大安全投入,强化正向激励和考核巡查,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

安全生产的四全管理是什么,安全生产工作发言提纲

安全生产工作发言提纲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深入贯彻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di一、预防为主”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贯穿到安全生产全过程,突出隐患治理、健全责任体系、狠抓点环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坚持关口前移,盯牢点领域。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考证书的正规网站,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特别是道路交通、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铁路、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燃气、工贸、消防、自建房等点领域,要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和企业督导检查,细致排查各种隐患,决不能出现“隐患盲点”。充分利用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看”等检查方式,深查问题,彻查隐患。对发现的隐患问题逐项登记造册,强化“四个清单”管理,做到安全隐患“一抓到底、见底清零”。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保持高压态势。在落实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清零”回头看等点工作,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粉尘涉爆等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倒逼企业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等为契机,以安全教育“五进”活动为抓手,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安全文化yin领安全发展的作用。积ji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广播、电视等平台,拓宽安全生产举报渠道和加大举报奖励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公众对重大事故隐患、非法违法行为和谎报瞒报事故进行举报、提供线索,消除角角落落的安全隐患,切实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企业员工的监督作用,努力实现“人人都是安全员、个个都是啄木鸟”的安全生产共治共享氛围。

四是建立应急框架,完善安全体系。全mian加强部门间、地区间、政企间、政社间的协同机制建设。坚持重xin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实现城乡安全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网格化。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安全。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

五是筑牢责任体系,守住安全红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时制定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年度工作清单,明确领导职责分工和年度安全生产点工作任务。要按照“管行业必xu管安全、管业务必xu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xu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督促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行业部门切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实安全监管力量,落实专业支撑安全生产的四全管理是什么,安全生产工作发言提纲,堵塞监管漏洞,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督实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的四全管理是什么,各生产经营单位是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的zui终落实者,督促企业负责人全mian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切实加强内部安全机构、人员配备、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同规划、同实施、同落实、同提高,对于弄虚作假、逃避监管、逃避责任、措施不落实的企业负责人要依法严肃惩处。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把安全生产具体工作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区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聚焦点地区、点行业、点领域的点、痛点,出实招、求实效,细化措施、抓好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创造更好的安全环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yeeedu.com/4091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2日 下午9:07
下一篇 2024年 4月 2日 下午9:0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zhiy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资格考证信息平台
在线客服